我们平时怎么关心孩子的呢?
比如我,马上小外甥过生日了,给他买几本书,当然我属于比较正常的,总算没有给孩子买练习册。
但是寒暑假,我都会给孩子买练习册。最近听书学习多了,才发觉应该将这么好的时间给孩子,让他去亲近大自然,当然也要好好引导孩子感知大自然,并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家长都把对孩子的关心,表达成对孩子的命令。去写作业,去报班……
我们总是想办法把命令覆盖在孩子身上。这个命令背后紧跟着的就是恐惧和绝望,因为我们认为人生压力重重,我们认为人生是一场巨大的冒险,人生是一场零和博弈的巨大竞赛,所以觉得如果孩子落后了,以后就会更糟糕。
其实这些是很可笑的想法,稍微有点人生经验的人就会知道,人生的随机性实在是太强了。
当家长永远在努力保持忙碌和掌控的时候,他跟孩子就会有一个长期冲突,这个冲突来自哪儿呢?来自对时间的看法。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长大了以后,我们做当下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虚幻的未来在做准备——做这件事是为了小升初,做那件事是为了能够加几分,做这件事是为了拍照放到朋友圈里边让大家看一看,这些都是为未来准备的。
但是孩子跟我们不一样,在他的天性没有受到破坏的时候,孩子的时间是分配给当下的。所以你有没有发现,就算一个孩子被人揍了一顿,正在那儿哭得难受,只要遇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他又玩起来了。我们经常说小孩子不会骗人,只要不发烧,他就玩,他就高兴,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在为当下活着。这就是一对巨大的矛盾。
孩子活在当下,而家长活在对未来的恐惧里。
其实孩子终其一生最需要的三件事:
第一个叫作“我被看见”,
第二个叫作“我有价值”,
第三个叫作“我很重要”。
我们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钱,并不是荣誉,我们需要的是被看见、有价值、被尊重,这三件事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