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一下《入殓师》的结局
“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入殓师》是对我启发很大的一部电影,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漫威电影宇宙。昨天我们医院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放松之余漫无目的浏览电脑中的旧电影,发现它居然是零九年就呆在我的硬盘中至今。还记得当年,我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迷茫的时候看了它,忽然意识到职业无分贵贱,只要用心做好做到极致,一定能得到尊重;后来甚至写了一个教学课题来尝试舒缓麻醉规培医生的职业倦怠。十多年后的今天,再看它,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感受:原来死亡,有时候会带来祝福,居然是一种可以帮助人领会爱和弥补遗憾的力量!
男主角小林大悟,是一位事业失败的大提琴演奏家,失业后与太太从东京返回山形县乡下,并在误打误撞中入行成为一名入殓师。从电影的观察,当地入殓师的工作职责,是根据往生者与家属的意愿,为往生者整理仪容和主持遗体告别仪式。跟我们大城市的殡葬过程不同的是,入殓师会在往生者家中,当着家属的面前做遗容整理。这对入殓师的专业操作能力的要求太高了,以至于小林在入行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扮演死者,和老板一起拍了一个职业培训示教视频,后来还给小林的太太给撞破了(看这一幕时我都替他囧)。。。

言归正传,当小林一步步进入入殓师的角色,能庄重而自如地主持与实施殡葬仪式后,迎来了他职业人生的一个重大挑战——他独居的父亲去世了!原来男主小林大悟的父亲从小就因为小三的关系抛下他们母子二人。他们乡下有一种习俗,互赠河边捡到的石头以表达心情。男主小时候曾经有一次跟父亲互赠石头,父亲送的大石头他一直留着,但也就只有那一次,之后就没有再见面了。对于这位消失在自己生活中的父亲,小林从小就怀有怨愤,甚至头脑中连父亲的容貌都选择性遗忘了!

但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刚完成好一件殡葬工作,就接到通知,自己的父亲去世了。由于这位独居老人没有其他亲属或者陪伴者,男主要与妻子面对这位多年不相往来的父亲的殡葬过程。对他而言,要迈出这和解的一步并不容易,他一开始的反应是:“让那个和他一起逃跑的人送他好了!”

后来,准备出殡了,在殡葬工人表面态度尊敬而实际粗心大意的工作上,小林觉得很不满意;作为一个职业入殓师,他实在看不下去了。然后,他抢过这些活来,自己给父亲做遗容整理。十多年前,我看到这个桥段,特别感动于他对职业的那种执着,而今天,我更有感于他对职业的执着为他开启了一个与父亲和解的机会。






随着久石让先生创作的悠扬的大提琴乐曲,观众经历了这种和解所带来的释然、宽阔与祥和。不再有愤恨、惧怕,唯有爱,能超越死亡,使人经历到与往生亲人之间超越今生的永恒的联结。



最后,贴上我在父亲的告别会用过的一页,愿更多朋友能了解这篇文章题目的含义:在爱的当中,死亡,常常是一个礼物。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