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选秀节目惹争议——孩子到底该不该追星?

选秀节目惹争议——孩子到底该不该追星?

作者: 家有子女初长成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6:38 被阅读0次

如今大多数的选秀节目,选拔的标准早已不仅仅是才华和唱跳能力。

为了讨好观众和粉丝,获取高收视率,节目组早已研究出一套成熟的运作套路——卖惨、绯闻、成员矛盾,博人眼球的方法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以《青春有你》为例,决赛最后的排名与平时差距太大,参赛歌曲《暖色》被质疑抄袭等负面新闻,都让人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节目有自己的运作套路和商业模式。于是,一大批有颜的小鲜肉趋之若鹜,真正的实力派选手被拒之门外。

如今大多数的娱乐圈明星,已经很难被称为真正的“偶像”。他们享受着偶像光环带来的鲜花和掌声,却很少愿意承担起偶像需要承担的责任。

在舞台上的他们,光鲜亮丽、神采飞扬,向粉丝和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奋斗史和励志故事,回忆自己不为人知的心酸,经营着自己近乎完美的人设。

而当聚光灯黯淡下来,喧闹过后,走下舞台后真实的他们,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模样?

青春期的孩子们大多都喜欢追星,有的孩子对偶像的喜欢更近乎疯狂,愿意为自家的爱豆付出一切。曾经轰动一时的追星女孩杨丽娟,就是典型的例子。

杨丽娟在16岁时开始迷恋上刘德华,并一发不可收拾,开启了漫长的追星路。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为了实现她的追星梦,不惜花光所有积蓄,甚至卖房子卖肾去筹集资金,送女儿到香港见刘德华。

三次奔赴香港之后,杨丽娟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爱豆,代价却是自己的父亲不久以后就跳海自杀了。杨丽娟的父亲还留下了十二页的遗书,在信中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埋怨刘德华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陪陪自己的女儿,最后更是将悲剧的原因归咎于刘德华本人。

父母不仅没有严厉阻止,反而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满足孩子,这样只会让她变本加厉。孩子疯狂追星,造成的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孩子们这么喜欢追星,甚至不惜放弃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和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很大关系。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价值感开始觉醒,渴望独立,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和渴望变得强烈,同时还会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感情。

但很多时候这些心理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开始迷恋于追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事情,在明星身上和饭圈里可以得到满足。

1.体现自己的价值

孩子们有自己喜欢的明星,有的是因为高颜值,有的是因为才华,有的是因为与众不同的个性。但无论是因为什么,孩子们都有自己喜欢爱豆独一无二的理由,这也是他们想证明自己特立独行的表现。

2.对异性的好感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感情,有时因为各方面压力,这种感情一直被压抑着,被潜藏在心底。直到有一天,孩子发现了一个颜值很高的小鲜肉或者女神,他就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3.融入集体的需要

孩子们追星,有时候也是受身边人影响。当看到同学或朋友们热火朝天地讨论某个明星,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心里必定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

记得当时《琅琊榜》大火时,同学们都在讨论胡歌王凯吴磊,你要是说你没看过,必定会遭到360度无死角嫌弃。

一些性格内向,比较安静的孩子,也可能会在网络上寻找群体归属感,加入某个明星的饭圈,认识这个圈子里的其他人,满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4.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一些疯狂追星的孩子在家庭中常常被冷落,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心。家人态度的冷淡,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情感得不到宣泄,都使得他们极度渴望别人的关心和表扬。

拿到了爱豆的签名,和爱豆成功合影,亦或是其他和爱豆互动的方式,既可以满足他们小粉丝的心愿,又可以获得其他粉丝的羡慕和关注。

家长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喜欢追星,而是孩子为什么喜欢追星。

追星本身无可厚非,优质的偶像对孩子的成长也大有裨益。曾经易烊千玺的深圳粉丝见面会上,有位女生坦言因为易烊千玺自己也想考北大。

她说自己喜欢千玺五年了,因为千玺在节目里说过想考北大,所以想替他实现这个愿望。

可见,只要有正确的引导,追星也可以成为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理智地追星呢?

1.了解孩子喜欢的明星

想要帮助孩子理智地追星,家长首先要正确看待追星这件事,明白追星并不是洪水猛兽。

多了解孩子喜欢的偶像,清楚这个偶像身上有什么吸引人的特质,不仅能和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家长对孩子追星这件事情的看法。

2.引导孩子学习偶像的优点

家长可以在平时的谈话中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孩子偶像的优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以偶像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比如孩子喜欢赵丽颖,就可以在和孩子聊天时夸赞她:“赵丽颖我也很喜欢。很励志的一个女孩子,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一直很努力,演技也很不错。”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让孩子多交一些良友,生活变得丰富有趣一些,对明星的注意力自然会逐渐减少,看待偶像也能相对理性和客观。

作家饶雪漫曾说过:

“偶像常常如同天边的星辰,偶尔很暗,偶尔很亮。他温暖或照亮过你的人生,足矣。不要奋力去靠近,不然不是灼烧,就是失望。”

当孩子有喜欢的偶像时,不要去扼杀、去摧毁,引导他们正确理智地看待这些万人崇拜的偶像,也理解偶像对于他们的意义。总有一天,偶像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惊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选秀节目惹争议——孩子到底该不该追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zc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