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调整计划源于昨晚英语群里的一场讨论。群里一位小伙伴也是财务人,之前在国企做成本会计,因为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她被调岗到不喜欢的职位,这段时间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换工作,希望群里伙伴帮忙出谋划策。
没有参与讨论,但把每位伙伴的建议都仔细看过,又翻到原来听过的两次课程笔记,或许我可以为她做点总结。
有位财务经理曾分享过她们公司使用得为员工做职业规划的模型(实话说,听完TA的分享,我第一感慨是该公司的财务人真幸福)。该评估模型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 性格取向系统。分析员工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
- 商业系统。分析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人脉资源。
- 机会系统。分析社会宏观环境、行业未来、职业发展机会,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计划以及员工的家庭现状。
这大概已经是非常完整的评估模型,从个人职业规划角度需要考虑的无非也就是这些因素。
1认识自己
熟悉李海峰老师的伙伴大概多少都知道一些DISC,同样认识乐嘉老师的朋友估计也对性格色彩分析有些了解。简单说,每一类性格都有独有的特质,这在TA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上会体现出来,每一类性格也都具备独特优势,擅长的领域。借助DISC分析或者性格色彩分析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去突破,这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群里小伙伴,她是典型的蓝色性格,内向,在意他人的评价,属于DISC的C型。她很难做出决定,所以才在要不要辞职这件事上纠结了几个月也没能做出选择。蓝色性格其实挺适合财务工作,所以她优先需要考虑的是喜欢财务吗?想换一个行业?或者只是因为不喜欢这家公司?甚至只是不喜欢现在的岗位?
毒舌一点,纠结的小伙伴多少有些资源匮乏,就像选衣服,有钱完全没必要纠结,都买啊!所以这就是第二个问题:能力,自由或者说选择的权利来源于能力支撑。
2能力模型
进行职业规划或职位选择时,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次梳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已经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有哪些优势。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它需要具备的能力模型是怎样的,如果有差距差距是什么,如何缩小差距,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是否在可承受范围内,都想明白后就是净下心来储备能量了。如果没有跳槽的打算,考虑公司未来发展,结合公司未来的人员需求计划选择突破的方向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里可能还会有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专业能力过硬就可以过五关斩六将。事实上,HR除了关心专业技能,同时也会关注沟通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待诸如此类的软实力。
能力提升过程,会有捷径,比如参加高水平的培训,请高手指点。像我们这位小伙伴,群里就有人建议她通过在行约见一些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能帮助她更好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办法,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有高手的指点迷津,比瞎琢磨高效很多。当然前提是找对人。
3圈子、机会
如果拥有强大的社交圈,找工作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有很多优秀的人知道你,为你做信用背书,自然有好的机会时你就会被想起,甚至会被猎头惦记。职业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在某个领域或圈子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并是公认的优秀的。这就是古典所说的,职场规则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行业+企业+职位的模式开始转变为能力*圈子*特色的模式。
但是优秀的人吸引优秀的人,这是最简单的吸引力法则。比如我们的小伙伴,她现在还没能做到领域最好,没能被人知道,怎么破?群里毒舌教主是这样支招的:美化简历;找出自己的优势重点突破;选一位行业偶像,接近TA想尽一切办法进入TA的圈子。你觉得可行吗?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只要付费,你可以购买到优质的资源和资讯;这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它用信息不对称再次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亲爱的,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