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孩子自然地体验到焦虑,并且达到足够的“剂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他们的成长。
11岁的妮妮起床后总是磨磨蹭蹭,经常错过小车。她的母亲不希望她在小学挨批评,就开车送她。但越这样,孩子就越磨蹭。母亲厌烦了女儿的拖拉,但是却一直开车送她,希望她上课不要迟到,同时祈祷女儿第二天能够奇迹般地准时出门。
后来,这位母亲总算明白,女儿的坏习惯,自己是帮凶。而她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保护女儿不受到她所面对的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当她意识到这样做其实是在伤害女儿,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于是,她改变了做法。她承认,准时赶上校车是女儿需要学习的一种技能,否则就会逐渐发展成不尊重别人日程安排的习惯。
这位母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思考:女儿是否缺乏安排时间的技能,抑或是她有能力管理时间,但没有看到管理时间的必要?自己在反感开车送女儿上学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如果女儿上学迟到了,后果应由她自己来承担,而不是由父母来承担。
父母无论是把自己的焦虑卸到孩子身上,还是保护孩子不受自身行为引发的自然后果的影响,都是在剥夺孩子发现自身韧性的能力。相反地,如果让儿童感到适当的焦虑,比如面对一个似乎特别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求解决的办法。
父母需要意识到:当我们无法确定孩子是否掌握了缓冲紧急事件的技能时,应该让他们面对失败的情况。与其处处为孩子安排好,不如给他们一定的考验。
还是上面故事妮妮的妈妈。
那一天,女儿起床后,母亲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帮她赶上校车,而是站到一边,把一切都交给她自己。毫不奇怪,妮妮错过了校车。当时,母亲没有拿着外套和钥匙冲进来,而是穿着睡衣,慢悠悠地喝着咖啡。一分钟后,妮妮才意识到,妈妈今天不会开车送她了。她吓哭了:“妈妈,我该怎么办,你要帮我。”虽然看着女儿担惊受怕并不舒服,但是她知道,让妮妮知道自然迟到的后果更重要。
她让女儿坐在那里焦虑了整整五分钟——让女儿冷静下来思考各种因果联系。然后,她建议:“让我们想想解决方案。”几分钟后,女儿实事求是的说:“学校已经开始上课了,我只能去老师的办公室开一张迟到证明。”当天,妮妮得到了迟到证明,从此以后,她再也没错过校车。
看吧,孩子很快就学到了母亲之前很久都没让她接受的教训,这是因为母亲让她直接面对迟到的自然后果——经验教训果然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家长不会这么做,因为他们致力于打造“好父母”的光辉形象,不肯让孩子受苦。这样反而算不上真正的好父母。试图延缓孩子面对自己行为后果的焦虑,这其实是扼杀了让孩子真正成长的机会。
让孩子勇敢面对“任性”行为背后的结果吧,经验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