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既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下里巴人,不神圣也不肮脏,是个中性词。但本人固执的认为,写作就是任性。
我愿意写,你想看,你就得受着,我和你不同的观点(或三观)。如果不喜,按返回键,眼不见即可,不愿不看,别偏见。
写作(任性)其实是有成本的(不太容易的),想要写好成本更高。如果你只是想培养写的习惯,那每天想写什么就怎么写,其他的并不重要。如果你想表达你的观点,还想保持效率,还是一件挺难的事。
从我开始会字词连缀(造句),我就认为写作so easy!当我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根本不是那回事。各种状况频出,各种鸡飞狗跳,鸡飞蛋打,还时不时会出现些瓶颈。
最常见的,字数问题。我们从小写作文,没有✘✘字数就不叫文章的观念刻入骨髓。我一直也深信不疑,可有一次我忒别想分享电影。写影评时,我既不想剧透,又想让你觉得这个片真不错。我才写到五百多字(加上标点),就写不下去了,我快急哭了,这叫什么影评。突然灵机一动,每行还可以多两个空格,即便是这样,字数也显得寒碜。还可以从句子表达着手,可是改来改去,语言更简练,字数更少了,分不分享?最后一咬牙,反正我就这水平,就这么着吧!最后得到的反馈,写得挺好,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想写作的朋友,初试水,思考重于字数。更何况有些大师作品后期,语言更加精简,从某个方面,你和大师走的是同一路子。
再一个问题,话题。没有新的话题,又忒别想写怎么办。借鉴别人的观点,融入自己的见解。我不反对,观点的再加工,但反感天下文章一大抄。举个栗子,表弟买了一本高考满分作文,有一天他就跑来问我,姐,我买的书有好几年的满分作文都一模一样,我有一次引用了部分观点,老师还夸我写的好,老师都不看书(工具书)吗?那些编书的人心也太大了!我思考了下,或许编书的人只是强调这篇文章值得研究(强调了三遍),老师估计看的多了(也记不住),你以后还是少引用,因为抄袭简直不要太容易(会失去你的特色)。你把那本书借我看看。书上有大写加粗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是大多数人却用自己的玉去攻石。所以,观点可以相同,见解和表达务必原创,不然很容易不伦不类,徒增忧伤。
讲了这么多,只想告诉你,写作没有字数话题的限制,还是挺容易的,所以写作是可以任性的。
任性不是无理取闹,任性是有理取闹。有理取闹是需要成本,需要配装备的。
写作(任性)是戴着镜片观察世界的。这里不得不提,世界由物质构成(目前是毋庸置疑),看得见的物(欲),看不见的场(灵)。戴着不同镜片,视野就不同。例如放大镜放大某个特点,望远镜看小某人(或事),哈哈镜扭曲形象,滤镜卸掉美装,而这些只是工具,为凸出规律,让你相信,这是真的。
有时写作(任性)是件痛苦的事,因为要考虑搭配,以及营养均衡,以及将自己剖开,灵欲分离,再重新组合。看的见的属欲(现实),看不见的属灵(虚拟)。只有灵未免太理想化(虚拟);只有欲显得刻薄肤浅(现实);灵欲兼美的往往被奉为经典(有些扯远了)。
有个有趣的现象,我们看别人的形象,往往会一笑而过,但看到自己的形象,会很不舒服。我建议,先看看是否失实,再看有没有保护你的隐私,如果形象失真,那就不是你,如果属实,那绝不是全部,很难想象,一个人得多爱(或恨),才能写出一个人的全部(超写真写实也做不到)。另一人方面,你这么容易看透(边缘化),你造吗?
我个人很讨厌写人,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我信命,但还是想再挣扎一下。人群居,故进化了一个能力,分享。所以分享人(喜欢或讨厌),写的时候都必须维护对方隐私,这是基本礼貌和尊重。愿意公众,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敞亮的位置,每个人都可以评头论足,这并不是安全的事(详见参考古装剧的秋后问斩)。
我的文章,我的孩子,我予它血肉,但它真正脱胎于我手之时,便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它是个体,与我唯一的联系,我造出来的而已。说起来有些不负责任,但事实确实如此,而我能控制的,在理智的状态创造,后续如何,无下回分解。
我说我是理智的,你可能认为我在狡辩。我懒得辩,浪费太严重,而且几乎不可能有回报。有效沟通即可,而这点没有基本的信任和包容,根本是在瞎扯。
我理智的把写的一部分关在小黑屋,某种意义上确实不能见人。如果是反人类或者邪恶还好(提前声明,这篇反人类,笑笑就好),但不知道它的属性,放出来又太危险,只好关起来了(没有更好办法了),这也算是趋利避害的本能。每写一篇,都会反复修改,你愿意花时间,我感激,为了少占你时间,冗长,我删,别字,我改,这是我能给你最大的善意。
语言是社交工具,并非人类特有。婴儿不能真正视为人,因为没有说官话(规范的语言)。呀呀孩语,人是听不懂的,放另一个呀呀孩童,一会就相见恨晚(打起来也是恨啊)。动物的语言,人只能从观察推断,他们说什么,可是人不知道的是,他们也可能在说,哎呀,愚蠢的人类又在偷窥了,人是种低级趣味的物种。写作也只是使用语言工具的一种方式。
所以使用语言(写作)没什么了不起,深度思考才真正了不起。我们视为的经典,是在虚拟和现实中行走的,是灵与欲的无缝对接,但会有意留下破绽,等你投入(跳坑)。
相信需谨慎,真相需考证。相信很容易,但容易偏听偏信,考证也不高大上,如果去尝试,方法还是有好几种。想了解这个世界,最快的方式是看书,还得广泛。看过去,人的世界是怎样的;看现在,人发展哪一步了;看未来,人能突破的极限。
教科书是及格线,工具书是搜索引擎,真正的内核,是你的喜好。这个回答看似儿戏,但一切都是基于个体的人,抛开人,没有人的世界。
想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把他(她)的所有作品集中阅读。最好不要,看了某一篇觉得不错,就认定是这个人的观念。这对你,对这篇文章,对作者三方都是极不公平的。举个栗子,你看一个人十年前的文章,觉得不错,现在了解本人,觉得文章与本人不符。就认为他的作品不值得看,因为失真。
你看到了十年前的那个他,把自己某种期待强加给别人,希望别人永远像你想的那样。你认为自己站在正义道德的制高点,这无异于,你把十年前这个人拖到十年后的他面前,告诉他,你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该符合我心目中样子。这听起来很荒谬,但现实中,人经常做这样的事。不允许试错的世界,是一个平庸寂静的世界。
我希望不断阅读到优秀的作品,可也不希望有巅峰之作。我认为巅峰之作,是一个悲剧,是人的悲剧。一个领域出现巅峰之作,那么后面的人必须做出超过两倍或者更多的成就,才能得到相同的地位,这是消耗战。有些人可能说成就自我就好了,但成就自我的路上,突破自己,已经很难了,还有一个永远打不败的人(人已作古怎么公正打败),总不可能鞭尸吧,也不现实。
评价一个人的某部作品是巅峰之作,如果这个人还在创作,就等于给这个人宣判,你活的够长了,该死了。因为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有了最佳作品,以后无论有什么新的视野,或者不同的理念,就会被忽略。你已经有最好的产品了,别再自毁招牌了。再过几百年,人才发现,原来真的有人可以预见未来,但那是人已作古,徒留感慨,人类丧失一位智者的帮助。
但巅峰之作发现并肯定时,往往是人已作古好多年,尘归尘,土归土。唯一受益是活着的人,而且还研究不清楚。所以巅峰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封巅。
江郎才尽,是时代的流感,更可怕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终身学习变成了产业链,知识明码标价。知识也是不同的,大家都知道的叫日用,唯独你知道叫稀缺。
所以写作就是这么的任性,读到这里,不管你怎么想的,给我受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