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项目化思维——让管理效能激增的利器》读书笔记整理如下:
项目管理的价值:结构化的管理方法,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全局视角、关注各影响相互的影响、结构化的方法)。
项目管理定义:为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而进行的临时性工作。它具有一次性、独特性、目标性、约束性和渐进明细。
衡量目标的四个维度:范围(是否完成了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需要做的所有工作)、时间(花多少时间来完成项目,即进度)、成本(花多少钱来完成项目)、质量(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完成项目)。
项目管理涉及十大知识领域:整体、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采购、干系人。
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跟PDCA异曲同工。
七大项目化思维教会我们怎么管:
1.做事前先弄清楚做什么: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
2.行动前先想好怎么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3.将大事分解成小事去做:化大为小,化难为易。
4.事有人做,责有人负:人责分明。
5.渐进明细,逐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指望一口吃个胖子。
6.过程管理不可缺:掌控过程,管理变化。
7.有验收,有总结:检查结果,改进未来。
换个角度,事事都可变项目,学习以项目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
是否需要将日常运营变成项目管理来管理,主要取决于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只有适合的项目,才是最好的项目。
两者的区别如下:
1.项目管理有明确的结束点,运营管理是持续反复进行的。
2.项目管理是一次性的努力,运营管理的目标可以递延。
3.项目管理失败的压力大,运营管理失败的压力小。
4.项目管理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运营管理以效率和效果为导向。
5.项目管理关注独特性,运营管理强调规范化、程序化。
共同之处:都需要由人来实施,都受制于有限的资源,都需要计划、实施和控制。
项目管理的功能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资源通过管理手段来完成工作任务,从事实现项目目标。
管理者:决策者、职能部门、项目团队等。
组织资源:人、财、物、信息等。
管理手段:计划、组织、协调、跟踪、控制等。
工作任务:设计、生产、制造、服务等。
项目目标:利润、市场、战略等。
两者的关系:项目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一次性努力,关注变革和突破,是组织能量发生质变的动力;运营管理是为组织的存在而进行的维持性工作,强调秩序和规则,是组织能量的量变积累。
运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