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一切都讲“现实”,一切都讲“实惠”,而“现实”过了头,人世间宝贵的“情”也淡了,生活中的“趣”也没了。于是,繁忙的日子有如复印机般一天一张地复印出来;那些枯燥无味的生活,就如编辑器般不停地复制、粘贴,复制、粘贴……许多人“习惯”于这种毫无新意的生活,难得糊涂,得过且过,一成不变,麻木不仁……许多人无奈之下只好自嘲:平平淡淡才是真。
难道我们真的就心甘情愿地安于现状,就这样让短短几十年的青春和生命毫无生气、毫无情趣、暗淡无光吗?
于是,我想到了应该给生活留一点浪漫的空间。浪漫又称为罗曼蒂克,一种解释是指“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我一直主张生活总要带一点点的幻想色彩,带一点点诗意的的朦胧,还要有所闲暇,有所放松,有所向往,有所激动,有所陶醉……别总让残酷的现实的洪流淹没了生命的精彩,淹没了人生的乐趣。
“浪漫”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热衷功名利禄,沉溺于追求物质享受,以及争权夺利者,是很难能享受到“浪漫”的;上班族中那些“能者多劳”者,工作过于繁忙,思想压力过大,也是腾不出“浪漫”的空间的;还有那些体弱多病者,“浪漫”对他们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那怎样的人才会获得“浪漫”呢?
我觉得,浪漫首先来自于“心”, “心境美好”者才会有浪漫。保持纯真的感情,质朴清纯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不追名逐利,保持淡定的心态:“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童心不老”者才会有浪漫。无论是什么年龄,无论在任何处境,都有所向往,有所憧憬,保持一定的想象力,总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还有那些“心胸开阔”者才会有浪漫。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对于困难,对于挫折,能泰然处之;对于误解,对于诽谤,对于污蔑,能从容面对,正像马克思一样,“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我曾在《面对大海》一诗中写道: “……迷恋大海/我相信能超越她的博大/因为,海可纳百川 /心却可以容天地” 。只有这样的胸怀,才有可能领略到到“浪漫”的真谛。当然,若能达到庄子所说的“逍遥游”,那便是进入了浪漫的最高境界了。
其次,浪漫来自于“情”,“情感丰富”者才有浪漫。这里说所的“情”就是爱,也就是“博爱”——爱人类、爱自然、爱生命、爱生活……富有“爱心”者,才会处处有浪漫,也才有“高层次”的浪漫。我曾在《读春》一诗中写到:“读取春色三千遍,信手拈来皆是诗”。只有热爱自然,热爱春天,才能不厌其烦地品读、反复地揣摩春天之韵味,即使读她三千遍依然乐此不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春天之美好,感受到春天里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乃至一花一草一木,无不生机勃勃 ,充满诗意,亦即“信手拈来皆是诗”。从而在美丽的春色中享受到了一份“浪漫”。因此,可以说,没有“爱”,便没有“浪漫”。
再次,浪漫还来自于“感”,懂得欣赏,懂得感受的人,才会有浪漫。其实,人类社会、自然界,处处都有浪漫之情愫,往往浪漫就在自己身边。但没有一定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发现,更不能领略到浪漫之所在的。比如,冬夜寒冷偏遇大雨,一般人感到厌烦,甚至对老天爷心怀不满。而善于感受者,却“临窗听雨”,在寂静的夜晚用心谛听,用心感受。那清脆的雨点声,犹如天籁之音,在他的心里奏起了浪漫之乐。还有,“每一个充满诗意的清早/在百鸟争鸣中醒来/灵巧的晨风轻掀窗帘/送来沾湿晨露的阵阵花香/霞光映红了天空/也点燃一天生活的激情”(这是我写在《真心体验》中的诗句)。生活中不是没有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若感受不到美,何来“浪漫”?
最后,浪漫来自于“行”。要享受浪漫,最终还要把浪漫之“心”、浪漫之“情”、浪漫之“感”付诸行动,“善于行动”者才会真正享受到浪漫。繁忙工作之余,可以独自品茶饮酒,或漫步于风雨中,或曼舞于轻歌中,还可以与知心朋友交心漫谈……而我所向往的是:皓月悬空,端一杯美酒,让月影投入杯底,让清辉与酒色交融,一饮而尽之后,细细品味,极力从香醇的酒香中辨别出月色的味道……还有,在每一个迷人如画的秋天,披上一身夕阳的余晖,走进一片茂密的丛林,听一听蝉声唱晚,看一看倦鸟归巢,黄叶任西风从枝头飘落,野菊争艳,枫叶正红,呼吸着森林特有的芬芳,秋韵无限,在空旷的心湖积淀……因此,要享受浪漫必须积极地行动起来!
人生短暂,犹如花之一开一落。浪漫不受时空限制,浪漫也没有男女老少之别。勿须抱怨自己缺乏浪漫,也勿须感叹自己已过了浪漫的年龄,更勿须羡慕别人。浪漫要立足于自己,立足于现在,珍惜上苍赐予我们有限的生命长度,尽量扩展生命的宽度,去创造精彩的人生,去丰富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我们每天都拥有美好的心境,纯真的感情,让生活、让工作都保持一种天然的真意和浪漫的气息。这样,你的思想就会达到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使你悠然自得地生活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氛围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