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剧本概论
“同学们好,在座的电影或者动漫编剧的学生可能上过一两节我的课,不过大多数学生可能都还不认识我,我姓高,名吴。大家可以叫我高老师。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节关于剧本概论的课程,我不知道在坐的各位之前有没有了解过什么是剧本?编剧班的同学可能在剧本导论中了解过一些剧本的知识,今天这节课程包括了与剧本相关的基础知识,剧本的样式,还有剧本的语言要求。了解的同学就温故知新,从来没有了解过的,那就竖起耳朵认真听课。
最后多数一句,也因为这是大课,大家在这堂课上有什么疑问,先记本子上,回头小课的时候再问我。
什么是剧本?
可能有一部分同学会认为剧本就是做动画,拍电影时用的。其实这么想也没用错,但真正拍电影或者做动画并不会拿着你写剧本就去拍摄,而是需要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出的分场剧本(文字分镜头剧本),接着是画面分镜头剧本,对白台词本,录音台本等。
准备好这些东西才能去拍摄。
在电影剧本中我们通常用“幕”和“场”表示段落和情节。概括故事情节发展的起承转合。
细分“场”,我们会得到镜头。
影视动漫的镜头,根据视距远近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根据镜头的运动可以有:推拉摇移跟。
根据拍摄角度:可以有俯拍,仰拍和平拍。
根据描写方式可以后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根据镜头的长短可以分为长镜头和短镜头。
最后直拍自然景物的叫做空镜头。
不同的镜头设计和组接需要创作者积累大量的创作经验,知道这些镜头后,我们写剧本便有了画面,有了构图。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剧本的样式,阅读下面的故事,然后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将其改写成一段剧本。”
《狼来了》
当春天在大地降临时,万物复苏,羊群悠闲的啃食着杂草,牧羊少年百般无聊的在躺在满是杂草的山坡上扔着石子。
山风轻抚着牧羊少年的脸颊,少年仰望着天空看着淡淡的云彩。
“无聊啊。”
“喂!少年!”远处传来大人的声音。
“干嘛?!”牧羊少年回喊道。
“后山有野狼出没,小心,你要是发现了,记得大喊叫我们!”
“知道啦!”牧羊少年大声应了声,便又看着天空。
风轻云淡。风精灵以天空为画纸,云为为颜料,用淡淡的云在天空中勾勒出一个可怕的野兽。
牧羊少年从来没见过狼,不过从小听大人描述过狼的样子。他看着天上的云彩心想这可能就是狼吧。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朝山下大喊道:“狼来了!狼来了!”
山下的人们听闻后,立刻拿着武器冲上山。
可是上山后,却发现羊群在安详的咀嚼。
人们怒目而视。
牧羊少年指了指天空,“你看,像不像?”
大人们抬头看了眼天空,然后骂道:“像什么像,像一块破抹布,你再这样忽悠我们,少不了一顿胖揍。”
牧羊少年点头答应。
大人们下山,没多久便又听到山上的少年大喊着,“狼来了!狼来了!”
大人们连忙带着武器冲上山。
看到牧羊少年指着地上一堆杂草拼成的野兽模样,“这个是不是?”
于是牧羊少年被狠狠的揍哭了。
大人们下山后,牧羊少年还在哭。
少年悠长的哭声传到后山饥饿辘辘野狼耳中。
野狼闻声跑到前山。
肥美的羊,香草味的美食。野狼兴奋的冲向羊群。
大家写好后,看着自己的写的,然后回忆当时写作过程中所做的思考,试着说说什么是剧本。当然大家的答案会多种多样,有的也会有点模糊不清。
剧本的功能决定它的特征和写作手法。剧本指导和协助拍摄的。下面我们看一经典的动画剧本: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造的文本基础,编导和演员根据剧本进行具体安排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在英文中戏剧文学称为drama,而一部剧本则称为play。指导和协助拍摄、制作影片是剧本的最重要功能。
仔细看上述剧本的文字,我们会发现,时间、地点、任意一个元素发生变化后,剧本写为新的段落,我们称为“分场剧本”,分场剧本一般会列出地点、日(夜)、内(外)、人物对话、动作等详细信息。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分场剧本的特点:
1分场剧本是分一场一场的,每场都有场号(1、2、3、4等),时间、地点、两个因素中的任意一个或者两个发生了变化都要分成新的一场。
2每场也都会标明外景还是内景(内或者外),是白天还是晚上(日或者夜),同时也会有地点的说明。
3对话分成一行一行地写。
4画外音单独用括号标出来。
5表情也用括号标出来。
6有必要时会对镜头的运动进行简单的描写。
仔细对比剧本与相应的画面,有时剧本往往只是一句话,而画面却是好几个镜头。
当我们了解了前面那些后,接下来我们该了解剧本的语言要求。
除了专门用来阅读的文学剧本,其他剧本最终指向的都是拍摄和制作。且最终都会以视听方式呈现。这就要求剧本具有视听特性。
然后让我们看一下上面那个“狼来了”的故事,然后与下面的“狼来了”剧本做一下对比。
1长满杂草的半山坡 日外
这是一片长满杂草的半山坡,一群羊悠闲的啃食着杂草。
一个带着羊皮帽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躺在长满杂草的半山坡上朝空中丢着石子,然后在石子落下的时候接住。
一个不小心,少年没接住下落的石子。
石子落下砸在少年的脸上。
少年:好痛。
少年捂着被砸到部位蜷缩了起来。
接着少年又迅速坐起,捡起砸痛自己的那个石头,狠狠的丢到远处。
石子砸中一头离群的羊。
这头羊迅速回到羊群中。
少年再次躺到草地上看着天空。
山风轻抚着牧羊少年的脸颊,少年仰望着天空看着淡淡的云彩。
少年:“无聊啊。”
大人(脱话音,声音从远处传来):“喂!少年!”
牧羊少年转头看向山下。
山下有几个扛着农具的农夫正在挥手。
少年(喊):“干嘛?!”
其中一个农夫(喊):“后山有野狼出没,小心,你要是发现了,记得大喊叫我们!”
少年坐起(大喊):“知道啦!”
农夫下田。
少年抓起一根狗尾巴草叼在嘴上,看着天空。
少年(内心):狼?是什么样子呢?
少年回忆。
小屋 夜 内
一群人围着一个老太。
老太:野狼有着巨大的身形,锋利的牙齿,凶恶的性格,当你出现在它的视野的时候,它便会迅速的扑向你……
2 天空上 日外
天空上的淡云缓慢的变化着,渐渐变成一个狼的模样。
天空中的狼奋力挣脱天空的束缚朝少年扑去。
少年吓得连忙爬起来。
少年深吸一口气,朝山下大喊道:“狼来了!狼来了!”
山下 日外
山下正在农田工作的人们听到山上传来少年的喊声。
少年(脱画音):狼来了!狼来了!
大人们立刻拿着农具朝山上跑去。
山上 日外
大人们跑上山,四处寻找。
羊群在安详的咀嚼。
大人们愤怒的瞪着少年。
少年指了指天空。
少年:“看,像不像?”
大人们抬头看了眼天空。
天空上的云彩野狼已经被风吹的四散开来。
一个大人(生气):“像什么像,像一块破抹布,你再敢这样忽悠我们,少不了一顿胖揍。”
少年点头说:“好的。”
山下 日外
大人们下山,没多久便又听到山上的少年大喊着。
山上少年(脱画音):“狼来了!狼来了!”
大人们又连忙带着武器冲上山。
看到牧羊少年指着地上一堆杂草拼成的野兽模样。
少年:“是不是这样?”
(黑幕,背景音):一阵叮铃哐当的声音。
少年蹲在草地上在哭。
大人们下山后,少年还在哭。
少年悠长的哭声传到后山。
后山森林 日外
一只皮包骨头的瘦狼在森林里四处打转,这里嗅嗅,那里闻闻。
接着,野狼停了下来。
少年哭声(脱画音,悠长的哭声从远处传来。)
野狼闻声跑到前山。
野狼看到一个少正蹲在地上哭,接着他又看到少年不远处的羊群。
羊们正在悠闲的咀嚼着杂草。
野狼(内心):肥美的羊,香草味的美食。
野狼兴奋的冲向羊群。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动画影视剧本的语言风格是:将观众能看到的,听到的以及闻不到,尝不到,摸不到的各种元素和感受都通过语言完整,详细地表达出来。
总之,为了让观众体会到除了视听以为的感受,就要想办法通过视听来变现出来,表现炎热和寒冷的动作,闻到难闻或者好闻的气味,吃到美味或者难吃的食物。还有就是触觉,柔软的,富有弹性的,例如功夫熊猫中的阿宝,通过主人公的外形线条,运动变化以及撞击的声音来现了出来。
所以我们知道所有不能直接引发视觉和听觉想象的语言出现在剧本正文都不是专业的,对拍摄和制作也没有好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影视动画都是以画面和声音的形式呈现,因此我们可以说:剧本是用画面和声音在讲述一个故事,必须具有视听表现力。虽然现在有些全系电影院和虚拟现实游戏里开始添加了一些其他感官的元素在里面,但效果都不是太好。
我们一般看到的是分场剧本,而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导演所用的一般是分镜头文字剧本或者画出来的台本,很多人把这类剧本也叫做脚本,用来指示其使用效果。有关分镜头剧本或台本我们会在后面会讲到。
这节课到这里就算结束了,我上面讲的内容大家都可以在《动画编剧教程》这本书里找到,最后给大家留个作业。
作业:试写一个故事,并改写成分场剧本。或者在网上或者图书馆里找一个改写也行,下周上课交。
学生抱怨:
啊,这就开始写了?写不了啊!
不知道怎么写。
完成不了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