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分为北宋和南宋。
北宋词的发展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张先等为代表的词作家,他们完成了唐到宋的过渡。
第二阶段是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开拓。秦观、贺铸等人让词呈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局面。
第三阶段代表人物是周邦彦,他不仅精通词句,还擅长音乐,他承前启后,集大成者,词在这阶段进一步深化、成熟。
柳永对宋词的一大贡献就是改变了之前的小令、轻丽之词,导致慢词的出现。所谓慢词,就是字数比较多的词。宏大的篇幅,适于铺陈,与诗歌常用的比兴手法相对应。柳永还拓宽了词的题材,之前词的内容多是士大夫们的委婉抒情,柳永将词推向了市井百姓。
他写的词一般都会填成曲,在市井街头为老百姓传唱。当时流传“柳永之词,天下咏之。”当然,柳永的词也有极限性,多为歌妓所作,没有摆脱“艳词”的窠臼。
苏轼将诗的内容与境界进行了拓展与提升。在苏轼看来,什么都可以入文,什么也都可以入词。以诗入词,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格,也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我们在苏轼的词中可以看到豪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可以看到温婉细腻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任何事物在苏轼笔下都可以入词,去抒发情怀。
根据大致风格的不同,将词分为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适合二八少女拿着红牙拍板细声高唱;苏轼的词则适合关西大汉手拿铁板吼起来,当然苏轼也有一些很温婉的词。
苏轼的弟子秦观也是著名的词作家,他没有继承豪放派,属于婉约派。他的《踏莎行》、《鹊桥仙》,声情并茂,继承柳永的遗风,词品要高柳永一成。
南宋词也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南宋初期,和金展开战争,以辛弃疾、陆游为代表的豪放派,在国难当头发出了慷慨悲壮的声音。
第二个时期:南宋中期,蒙古灭金,南宋苟安时期。以姜夔、 吴文英为代表。
第三个时期:南宋后期,蒙古南侵,南宋即将灭亡。以周密、张炎、王沂孙为代表。
李清照是宋词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词人。她的《醉花阴》代表广大女性说出了深闺寂寞,也对封建礼教发出了反抗的声音;《声声慢》则反映了她在南北宋过度时期,个人流离的生活,反映了民族灾难和她的爱国情怀。李清照为婉约派的代表人。
辛弃疾,作为一位很有天赋的武将,在南宋投降派的把持下报国无门,他将满腹忧愤之情投发泄在笔下喷泄而出,成为一首首豪放词。他的词很多都反映了抗战和爱国主义。
陆游,也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代表作《卜算子·咏梅》等,结为《剑南诗稿》。在这里说一句,他是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写有万余首诗。
正是特定的历史时代和这些词人将宋词推上了中国文学的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