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发是家里的老二,大哥的惨死也给他带来不小的心理阴影,加上在伐纣过程中的压力——单纯从军事上看,商比周还是强大许多——他年纪轻轻就开始做噩梦,睡眠很差。
唯一能带给他安慰的,就是他的弟弟周公旦。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周公旦已经守候在二哥的门口——“旦”这个字就是用来形容升起的太阳。听二哥讲述完自己的噩梦以后,周公开始解梦。是的,周公旦就是周公解梦的周公。
也许因为知道哥哥的压力,周公通过解梦,向姬发传递一个观念,那就是:神灵不是只保护商,而是会支持有“德”的王,王的使命是使人民活在和平、公正之中。这像极了现代的心理辅导。
不过对这个说法,姬发很可能是不信的,不然也不会一直做噩梦,甚至在灭掉商以后仍然如此。
武王伐纣,灭商。除了投靠自己的一部分商贵族,武王向神灵献祭了大量的商人——在文明上他并没有超越纣王,只不过置换了用于献祭的人群。
周公旦有些不一样,他的视角更接近普通人:不想无故杀人或者被杀,希望活在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中。
武王死的时候,周成王还小,所以实际的控制权就落到了周公手中。周公关于“上天好德”的阐述,虽然没有打动他的二哥,却可以用来教化众民。他于是废除人祭,更不用说吃人的传统,甚至连献祭牲畜的数量也做了限制。在他的理念中,商人和周人、羌人都是一样的人。商朝被推翻,是因为君王失德,失去了上天的眷顾。在神明和祖先之上,他提出还有“天”——超越一切,喜欢德善,绝对公平。
也许因为他倡导的理念与以往朝歌的事情反差太大,又不想屠杀遗民,周公于是开始篡改他们的记忆——销毁商的文献记载,编纂新的历史。
在周公版的历史中,历代商王和贵族们都仁慈智慧,兢兢业业,直到纣王出现。是纣王的丧心病狂导致商的灭亡。这也很自然地抹去了周曾经作为商的代理人捕猎羌人的历史。是的,纣王背下所有的锅。商人几百年的血腥暴力最终归于纣王一人。实际上纣与其他商王的区别,可能仅在于他喜欢酗酒这一点。
周公希望藉由新的历史,消弭人们之间的仇恨与恐惧,打破民族之间的隔阂。很明显他成功了。以至于后来缺乏考古能力的很多朝代都相信“先贤”这种说法。周公更多关于道德、礼仪、秩序的规范和理念,被后人称为“周礼”,受到一位有名的商人后裔的推崇和发扬,这个人就是孔子。
至于周公旦对“德”与“天”的憧憬从何而来,书里面没有写。我倾向于那是来自上帝的启发。
现在再想一想差不多同一时期的所罗门王,就更能理解周围国家对他智慧的惊叹甚至敬畏。因为那本来就是来自上帝直接的启示,是现代所谓“文明”的起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