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真正走进孩子的心,有两点要做到
1.要有耐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学多总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很多时候孩子不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思维行为还没定性定型,家长的行为对孩子至关重要。
因为老人去世的早,一对双胞胎孩子只好自己带。2岁前,我经常教孩子识字数数。卡片是我用烟盒的外包装反面裁剪成四方形,用毛笔在每一张卡片写上数字和常见单字用细线穿起来挂在房间四周。哪有专门的时间陪孩子,都是一边手里忙着活计,一面教孩子识字数数,
2岁后就经常和孩子做认字数数游戏:第几个字念什么?或者随意念个字让孩子们找是第几个字?或者有意念错第几个字让孩子看念得对不对。念对了表扬鼓励,念错了讲故事唱儿歌,那时信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传播途径,只有电视,孩子固定时间看动画片,里面好多情节和主题曲都会说会唱。
3-6岁在幼儿园度过,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一定要在此期间培养好,为上小学中学甚至以后生活影响都很大。上小学后我没有为孩子们早起上学发愁过,他们都习惯了小闹钟。小学作业少也简单,当天作业做完就教如何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
小学3年级要学英语,我就在他们上一年级时开始学,那时学习也没现在这么方便,每周一早上8点教育频道有1小时大学英语,多亏我还有一点英语基础,磕磕绊绊跟着学了半年,主要练发音,之后才了解到3年级学英语有配套磁带,这让我很高兴,就向小学毕业的孩子家长借课本和磁带,只要有时间就听,陪孩子做作业也听。所以,孩子们在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学的都很好。
基于这些准备和习惯的养成,从上初中起我就不再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担心,我和老公生意忙很辛苦,孩子们还常常为我们分担,周日学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令我很欣慰。
2.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里大小事都要让孩子知道。
小时候遇事征求他们意见,他们会笑着说不太懂,爸爸妈妈决定就好。虽然没有切实的建议,但他们会有参与感,感觉是这个家的重要成员,被父母尊重。
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和阅历丰富,家里大小事务参与度的提高,孩子们深刻理解一个人对家庭,对生活,对工作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担当。我也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能,尽量与孩子保持同频,有话题可说。
现在,我和孩子能都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精进,我们彼此信任,无话不谈。
总之,要想走进孩子内心,你一定要从小耐心用心,身体力行,正确引导,你为孩子付出多少,孩子一定会回报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