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极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传为曾子作,宋朱所修订,原于礼记,后择出独文。此一段,虽是老旧之学。但细细审思,今之述学述志述修之文,无可及。或幼不能,但少应诵读,现教育之法尽去旧学,独留诗词,正是买珠留椟。特以十五至三十之人可重。修身乃成,假时必为大器。吾四十才读,或只可修身,已无成事之大望。
一 、 《康诰》日:“克明德。”《太甲》日:“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日:“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二、 汤之《盘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日:“作新民。”《诗》日:“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海尔原有这个日新之管理说,似是借鉴日本,然日本又源中国。民国叶圣陶曾有类说,意是好习惯虽难,或三日烦一日辍,再持再辍,虽无大功,然有小成。民国时的新民论,怕也是借此。这用在修身、为学上是极好的指导。学,非超别人,乃超自己。事,非胜天下,乃过旧往。但坚持则必有所有,虽有几日废,但终胜一年一生废。我于事上倒无所得,但于学上却有所获,国学讲义原是比中国哲学史大纲更难读,原翻过几页就罢,但现在再读,也不大甚难。汉书虽难,也能读了,左传更难,但也能坚持。可见,功效原在日日间不觉而增长。假以时日,以此精神,持以他事,天下还有何难事!
三、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嗟,如琢如磨;瑟兮侗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嗟,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周王遇狄而避,民随而安。是劝王从善,然于人何似?人亦一如孟母三迁,以求善邻,亦如学子,以寻明师,亦如志士,以择益友。虽是纸文,然实是成才之实历。今人以利择土,无人以师择居。但视求才而名城名校,似是类此,是矣,虽僻,但有大师,何愁无人?
四、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五、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知本之说,孔学之根。故儒以情乱法,以礼乱法,为法家所不齿。
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俺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日:“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慎独,曾涤生之重,多以为其说,不知实为古传。曾修身之“慎独心安、主敬身强、求仁人悦、习劳神钦”,原是极简明但又极难的修身法。主敬、求仁、习劳可矣,慎独难。慎独则心坚,心坚则不荡,不荡则事简,事简可积功至大,此即恒心。又甚副其有志、志识、有恒之说,有志则不为下流,有识则不满,有恒则有成。无事可成者皆败在无志无识无恒三语上,或说败在不能慎独上,是以身在曹心在汉、夜思之非昼持之,言行不一,志行不一。是吾之败由。慎独之事,非同小可。不能,身败名裂,能之,大可国小可家。今即思之,明日何持?即于观人,儿女之诈,十之八九难避大人之目,何则?其小人之为。亲朋之势利,可能瞒人?客户之信,可能欺人?难,吾视以人以诚,所以人之诚与不诚,一目可知,人信与不信,可托与不可托,一思可知或一事可试。是以吾不以诈待人,一是诈难瞒人,一是诈徒增饰。经典的“吾日三省吾身”“内方外圆”“内圣外王”,皆是修身的警句。此类说非为大人,亦更似为小人所作,故不可嘲讽,更不可自弃,但若以一人师,涤生即可。
七、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忿是愤怒,好乐是偏好,心为外物所扰,则易乱,但无此乱,修身无险可炼。故虽有大愤,我错也勇于认,此是大勇,人错,也勇于讨,此也是大勇,但无大有小,是于时甚费,可不试之,唯大小难度,财之大小可度,面之大小可矣,皆可避矣,独难在无大功大业之持,故闲人虽日修身,而不知扰之大小何度!故常于小事上动气费力。恐惧何?惧其艰,惧其势,惧其繁?无他,独收其艰罢,十年树人,修身甚过十年,故独惧此时长而不知收效为何!有美,但知但对而不淫,有乐但随但事而不荡。 忧患,死则死矣,何患之有?故语虽容易,但识之实难,行之更难。吾亲身所历,俗人为一事而耿怀久久不能释怀,可知修身之难!常闻修身之语,但笑而不敢语。
八、所谓齐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受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辟,偏。是以持心以正,唯正难得,人有情欲,耳目之好,难持以正。唯时时警之,时时敬之,时时谨之。对亲,或严或荡,无亲,则或荡或严,此必无一法,对人皆严,可不是有病?对亲可严,但对子可严,对父严何?对下属可严,对外属严何?对人厌恶,更不可亲,然所厌之人必无善征?是不可以一心而概全人,若贱农夫则失百里、朱八,贱仇敌则齐王失管仲、唐王失魏征,是对择人择友,不可只图喜恶,须从才上看,从志上看,从用上看,可心者心图之,可器之利图之。人贵不足,而贱有余。是以与贾谈,不要谈钱,但比才学,其财多不撒,其才高可师,若其德也下,财虽香亦远,但若图财,则周密图之。与穷人谈,不要谈钱,可与谈学与才与志,但有可较,可友可师,其德也高,虽穷亦近。我有财者,但如所说“视其所助”,但助穷且正者,穷且志者,贤可扶者,才可期者,独不可与无所事事无事生非者。
九、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日:“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愤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这齐家治天下,正如我们所说的家风。虽有李唐为笑话,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实是有其正处。即于李唐,难道李家兄弟一向不和吗,或非,只是大位在前,权令人凶罢。所以我们看古代的大家,多是能做到这一点,家规严,史弟睦。又盾民国的大家们,没有一个是不重家风的。现代的道德低下,人心不古,特别是官员,除国之典制不严,更多的就是家风。中央注意家风建设,也正是与国学相应,从底层而兴,欲移风易俗。但社会复杂,人心乱佚,贫富过差,家风虽好,堪比奢货。所以多不重之。便若要避牢灾,避名坏,避大恶,还是不可不重的。“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这话有意思,生是天理,况有助,养有贤母有不贤母,贤母养亦有善子有恶子,但子若善,有母可教,甚强?有子恶,有母可教,可抑?是今人常说,无以教子,凭子自力,此是懒语,其懒是其原母原父之懒,是以其后,其子得子,必多也以此语来慰。孟子之母可有文章?但知择贤而邻。岳飞之母可有学长?但知忠国报力。
十、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所恶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挈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诘》日:“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日:“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日:“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日:“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有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矣!“
唯仁人放流之,进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存,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日:“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议为利也。
---财散人聚,原蒙牛牛根生常语。可见富人比穷人更注重学习。又如任正非、马云,虽是大富,但也有大人格大格局,这一是天生,二是后学。穷人若日日醉于酒色棋乐,则日日沈于底,若能日日新年年变,虽无大变,也终比不变或沈沦更好。我等底人,一年三百六十日,但有一半之日新,一半云娱乐,又或一半看书做事求进,一半沈于日事耽乐,也要进步不少。于吾生,视前几年可见,一年未看书,则一年不知事理,一年悔于无得,一年心伤日废,近一年半年阅书,则虽事或无大成,但心有所获,日有所得。惜时日无多。 若有十岁之人,三年成一艺,于闲时恒求,三年成观古今,三年为所好,三年求数理,三年求人事,正是二十二之青春。则可志于大哉,用三五年至艰以求,三十前当成大业。有子女者不可不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