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文宣:
《家在五里桥》虽然是最近才出版,但里面的文章,是我早前几年写的,偏重于乡土和民俗,写作的风格也还和现在有些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描述尽量详细,情感也未曾内敛。记得那时候写这些文章,抱着极大的热情,总觉得写不完。有时候写着写着,会把自己逗乐,于是笑一笑再写,有时候也难免想起一些流年往事,禁不住泪如雨下,就顺手用袖子擦去,接着写。由于都是表达的需要和兴趣的使然,我自己其实是很享受写作的过程的。
当年我曾经有一个比较大的规划,就是写一部长篇自传体散文《黑爷》。在此后的一年里,断断续续,拉拉杂杂,写了50多集,20多万字,但还是因为生活的忙乱,不太适合写连续的长篇,就又停下了,而我的打算,是要写够100集、50多万字的。这件事只好留待以后了,这次在选编这部散文集的时候,我把《黑爷》的前十集放在了最前面,算是一个引子吧。而这部集子后面的一些文章,写的也无非是家乡风物,亲朋故旧,能走入我笔下的,也都是曾经温暖过我的人和故事。
——马少军
采访嘉宾:
马少军,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甘肃省酒泉中学高级教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酒泉市市志学会会员。书法作品入展甘肃省第四届新人展、第二届张芝展。获得过国家级教育成果二等奖、甘肃省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奖、酒泉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出版有《家在五里桥》一书,在报纸杂志、专业网站发表了1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
拟采访话题:
1.主持人和作者共同朗读这本书中的一篇散文《家在五里桥》
2.马老师,您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写作是您的爱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他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对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对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有足够的重视。您带过八届高三了,那么多学生,在您看来,这些年每天坚持写作对于语文教学及学生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助推作用呢?
3.《家在五里桥》这本书历经坎坷,正式出版有半个月时间了。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好评不断,在这里要祝贺马老师,也感谢您带给我们很多温暖和感动。收录入这本散文集的很多文章是您写到家乡风物,亲朋故旧,让我们对河东乡土生活有了清晰地认识,也勾起读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我想问一下马老师,童年的记忆还有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很多我们都忘记了,或者只记得星星点点,但您在作品中,却连细节描述都很详细,感觉像是当时记录下来的一样,是怎么做到了呢?
4.在书中《出新》这篇文章中,说起村里的出新最大的变化是村里已经没有一个牲口了。您写到:“这说起来是让人比较伤感的一件事情。一方面是社会的进步,因为人们大多已经不依靠畜力了,另一方面,我隐隐约约觉得,这或许是一种舒缓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消失,它和文明有关。”在《影格子》这篇文章中,您写到自己的几位老师,最后说“这些老师现在都已经老去了,他们的老去也代表一个教育时代的结束。”看到这里,我有些伤感,不知道如何处理和面对一些美好事物和现象的消失?
5. 马老师在这本书中,收录了很多自己制作美食的文章。我在评论中说,您做起美食来,那种画面感,就是男版的李子柒,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共鸣。今天想让马老师介绍一下,家里买了几斤洋芋,怎么做在更好吃呢?
6.今年高考作文,全国三卷给的材料是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新高考二卷给的材料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我感觉这两道题母都能在《家在五里桥》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时间关系,我们今天不说二卷,就这两道题目,马老师给我们一些建议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