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有感(演讲稿)
蔡崇达这位八零后作家,以他亲历的14个故事成就了《皮囊》里真实又深刻的人性阐释。九十多岁的阿太、倔强的母亲、残疾的父亲、以及与他擦肩的朋友与邻人,他们纤毫毕现的丰盈与灵动如鼓如瑟冲撞着我的内心——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单单一句阿太的生活哲学,便狠狠地拍打着心门,掀卷起我从教十余年的深思。
习总书记说,“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身为师者的我们,即使芳华老去,也要在教育的路上学不停息、业不怠惰,因为只有育好己才能育好人。
曾经,因为亲眼目睹班主任母亲的辛苦与不易,我怯怯蜷缩在厚重的皮囊里,害怕承担过多的责任,害怕面对不知何时会出现的“各种麻烦”。一度以为,只要保持师者的形象之美,端立于三尺讲台的自信就不会失去。然而,看着别人如母鸡般守护自己的一群小娃,眼见他们快乐而充实的奔忙,师者的落寞渐渐盘缠于心头。终于,2018年迈过心坎儿,我毅然站在了班主任岗位上。从此,那卸下皮囊、用心照亮的风景慢慢充溢在我人生的画卷里。端正又和谐的班风班貌,让我收获了苦尽甘来的幸福;沉稳而扎实地教学功底,让我拥有了厚积薄发的从容;数十次磨课而成的区域引领,让我享受了纵歌放马的畅快。在一次次自我拔出和自我超越中,我暗暗涌起对教育愈加深沉和执着的探寻,那曾经空落落的皮囊也随之愈加饱满、熠熠生辉。
我知道,这只是我脚踏实地、用心栽种的梦的根苗。我明白,能确切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的、谦卑的,甚至有些残忍的生命的“折腾”。我更加懂得,唯有这看不见的魂的塑造和心的坚持才是真正葆有对教育爱的初衷。
所以,亲爱的教育人啊,让我们卸下皮囊,用心照亮——照亮静气的课堂,照亮学生的心房,照亮与家长携手、与自己同行的成长的旅程。
愿你我心中有光,莹亮皮囊,温暖脚下的坎途,点醒不断追寻的教育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