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艳雪
学生:“老师,我有点紧张了!我说不下去了!”
老师:“没事,不用紧张,就像平时聊天说话一样。”
学生:“好的,谢谢老师,那我继续……”
学生:“老师,第四项,我选择放弃!”
老师:“你可以呢,如果选择放弃,这项是不得分的。”
学生: “那,那我还是说吧……”
……
学生:“零分就零分吧,我还是不说了吧!”
……
这是我在普测工作中上遇到的特殊案例。
今年6月,有幸参加了自治区教育科学院组织的中等职业教育调研工作,普测是其中的一项。作为持证多年却鲜有机会参加人工普测的工作者来说,能够学以致用也算对当年“魔鬼式”艰苦训练后的一种回报。
因多年未参加人工普测工作,我们几人心里还是不太有底,好在当年的基本功还在,教科院的周老师又进行了岗前培训,我们也就很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按工作要求:此次普测工作既要如实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样本测试任务,这对我们的来讲的确也是个挑战。 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我们这些教育战线老同志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气节与风骨都在,这让上级领导很放心。
普测工作因学校组织得力进行得也比较顺利。或许是老师提前做了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普测工作,普通话水平发挥也比较正常,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好,正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分析原因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种:一是日常学习生活中展示自我的平台比较少,遇考试不能正常发挥。二是日常主动展示自我的意愿不强烈,遇到考试就紧张。三是学生因过于自卑或过于自负导致遇到考试时心里压力较大。最不能理解,也最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另外一类学生:明明前半部分测试成绩都非常好却自愿选择放弃最后说话环节,导致最终成绩不理想。
普测工作虽已完成,但育人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尊重学生,启迪学生,为学生成长搭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们都应该重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