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本书应该跟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火到不行的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了它,对李笑来老师的言论拜服得五体投地的我立刻马不停蹄地将这本《奇特的一生》加入了书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1774/001a867a01bc7cb6.jpg)
从小到大基本没接触过俄国作家的作品,回忆起来,原因大概是因为看的第一本俄国小说里一长串一长串的人名把我吓坏了吧,似乎连那第一本都没阅读完整。所以这次看《奇特的一生》也算是个人生涯中奇特的第一次经历吧。
看本书的介绍,基本就是一句话:“柳比歇夫坚持了56年的时间统计法”。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讲“方法论”的书,通过讲述主人公柳比歇夫的故事,来说明与时间相处的各种方法和秘诀。然而书读到一半,才意识到,这其实是一本纪实文学书。
全本书基本就是作者通过对柳比歇夫的调查和了解,观察到柳比歇夫的奇特之处,又在惊讶和感叹这种种奇特里,得到了许多的感悟并记录下自己的这些感悟。
★柳比歇夫是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1774/d82e9f724492668c.jpg)
说到这里,还是需要先科普一下柳比歇夫到底是何许人也。
柳比歇夫,全名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涉猎领域包括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
以我不太及格的算数水平算来,柳比歇夫82年的人生中,从他12岁开始就几乎以每年发布一部学术著作的速度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并且他并不专攻某一学术领域,技术研究、技术理论,甚至到哲学他均有涉猎。
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在单一领域都无法做出瞩目成绩。
★为什么写他?
所以他这么厉害到底是为什么?《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探究的正是这个问题。
作者格拉宁给出的结论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发挥了极大作用。而他的时间管理法,说起来却十分简单,就是记录时间、分析时间、消除时间浪费、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
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消费在哪些地方,从而形成对时间长度的敏感性,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计划时间开销的习惯,从而达到消除时间浪费、合理而高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的目的。
说起来简单,但一个人56年如一日地坚持每天做枯燥无味的时间记录,并且每月、每年,还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统计、总结,想想就让人提不起兴趣。
就是这样让人提不起兴趣的事情,却在柳比歇夫的生命里绽放出了光芒,让他的生命变得意义非凡。作者在书中也不停发出这样的感叹,其中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人的精力,如果明智地利用它,能创造多少成果啊!此外,我头一次发现,一年原来有那么大的容量。”
——这是没有去真正记录的人永远无法直观感受到的。
“由于他从来不把半小时看成是少量的时间,他做了很多事。”
——半小时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短,稍微抓紧一点就能完成许多事情。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时间因此就在我们的指缝间流逝。
★这本书能给人带来什么?
许多看过这本书的人可能会感到失望,有的人希望看到关于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指导,有的人希望看到关于柳比歇夫更详细的描写。
但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对柳比歇夫奇特一生的思考,甚至跟“纪实”两个字联系上都有点牵强。但透过作者的分析和思考,更能清楚地获得某些感悟,更能引人深思不是吗?
最重要的是,是否能让你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