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作者: 李小白的白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23:24 被阅读0次

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工作中内容涉及到PC网站、手机网站、商城以及后续可能会跟进的阿里巴巴与淘宝店铺,不仅仅需要视觉图片的表现,还要对整体的框架结构 、UI、人机交互等方面做全局规划与思考,不断提升看待事物的高度与维度。此书刚好对我的设计疑问有所解答,书中将认知科学和感知科学融入到设计准则中,使交互设计更加易用与合理,为设计输出提供最直接的判断依据。

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不是对真实的描述,例如网络上对“这条裙子是白色还是蓝”图片的争论,并不是所有人看到的颜色相同,这种偏差跟我们个人的经验、环境、生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表明我们的感知是存在偏差的。了解用户界面和可用性的背后的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对工作中的网站优化、微信商城、阿里巴巴店铺、淘宝店铺有帮助,因为不仅要视觉上足够吸引人,在用户体验上也要符合人们的习惯。

我们的视觉经过优化后很容易看到结构。人类视觉是整体的:我们的视觉系统自动对视觉输入构建结构,并且在神经系统层面上感知形状、图形和物体,而不只是看到互不相连的边、线、面。设计理论中经常会提到格式塔心理学与视觉完形,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对设计画面的表现容易突出重要信息。格式塔原理包括: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对称性、主题与背景、共同命运、综合运用。

格式塔原理能展示出视觉系统是如何被优化从而感知结构的,在软件和网站中浏览时,用户不会仔细看每一个字,而是快速的扫描符合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当信息以简洁和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时,更能让用户理解和接受。

在设计中,一段松散的文字排版结构凌乱,重点不突出,用户看了不知重点的内容是什么,当用户失去耐心,设计信息还没有传达出去,这就是一个失败的设计。相反,同样的文案首先进行文字优化,做主次结构划分,然后再做视觉上的设计,能够被快速的浏览和理解,便于使用与信息传递。信息结构化能提高用户浏览长数字的能力,视觉层次使用户专注重点信息。

人类的大脑是为语言设计的而非阅读,因为人的大脑没有被设计成天生会学习阅读,所以儿童如果没有获得过适当的阅读指导或者抚养人的读物朗读,那么儿童可能永远无法学会阅读,说话和理解口头语言是人类自然的活动,但阅读不是。

在色觉上,人类色彩感知有优势也有劣势,利用好优势,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理想的画面效果:1.视觉是为检测反差优化的,而不是绝对亮度(在公众号、广告、网站设计中经常被使用) 2.辨别颜色的能力依赖于颜色的呈现方式 3.屏幕和观看条件会影响用户对色彩的感知。

在用户接受信息方面,书中介绍了边界视觉、阅读的形成因素、记忆对界面设计的影响、影响学习的因素、人类做决策的特点、以及菲茨定律与引导定律等内容,在最后的附录中写出著名的用户界面设计准则。

书中的设计法则及相关心理学现象的讲解,有助于从另一方面去理解设计,知道怎样的视觉传达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如何减少噪音干扰,让用户毫不费力的接受需要被理解的信息。

这本书之前有读过,当时只是粗略的从头至尾翻看一遍,但也只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曾经勾勾画画的地方几乎没有印象了。今天重新打开这本经典的UI设计书,理解了当时不理解的内容,每次打开都有新收获,这本书值得细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 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qo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