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学会提问》 第七章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和专家意见
作者:【美】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1、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面对别人发表的言论,为了检验事实论断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
01 你的证明是什么?
02 证据在哪里?
03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04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05 你为什么相信它?
06 你能证明吗?
如果对方是在积极主动的解读你的疑惑,那我们就可以知道他们知道自己有实质性的证据来证实自己的论证。如果对方对这些问题都是躲躲闪闪,或者转移话题,那么说明他们自己也知道他们说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2、证据从哪儿来?
证据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找:
01 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
02 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03 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地其他证据来证实。
在寻找证据地过程中,我们要放弃找到最完美证据的想法,完美证据的想法会让你裹足不前,先找到容易的,再抽丝剥茧的去找其他证据。
3、各种证据类型都可靠吗?
01 直觉型证据
直觉型证据我们可以分两种情况:“我直觉这次比赛我们会赢。”这种没有理由支撑的直觉,可信度很低;如果是有大量相关个人经历的人提出的,那我们就会考虑相信他,毕竟他有以往经验的支撑。
02 个人经历型证据
“我的朋友朱迪熬了一个通宵来复习备考,结果考得相当不错;明天我就要考试了,所以我觉得今晚没必要再睡觉了。”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如果每个人平时都不好好听课,基础很差,那通宵复习的结果也未必就好,我们不能用一个单一的个人经历作为样本,代表所有人都可以这么做。
03 典型案例型证据
我们可以看看线上微课的文案内容,基本上都会罗列几个典型案例来引起你的共鸣,然后就会掏钱报名想要变成案例中的那个人。事实是我们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却没有看到成功背后的付出,以为买了这个微课,自己就一定会成功,不付出时间、精力、努力,你拿什么成功?
04 当事人证词型证据
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案例:加油站墙上的一则说明:“我的车老是漏油,送给简修过以后就再也不漏了,因此我强烈建议你将爱车送到简那里维修,不管什么发动机问题她都能修好。”看到这里你会选择把车送到简那里维修吗?我相信你还是会考虑下这个人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维修站里的托,等等。
05专家意见型证据
专家的意见一定是对的吗?看看电视上那些卖各种养生保健品的老头老太们,看个人简介都是什么什么专家,把推销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简直就是无所不能得神药,但是你敢信吗?
当作者拿出专家意见时,我们要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相信这个专家呢?这个专家拥有得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得成果?有跟这个主题相关得丰富经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