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
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作者: 夏天要过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4:09 被阅读21次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

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

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

律师“爸爸”问起了缘缘的理想。

缘缘说想当一个警察,

随后爸爸开启了“大道理”模式。

从忆当年开始,说起了一大段的长篇大论。

在之后的采访环节中,缘缘说:

“感觉像是律师对着罪犯在讲话,

要强打着精神装作在听的样子,

也很像唐僧在念经……”

爸爸的感受却是:

“无论我说什么,她都能听进去,我很欣慰。”

同样一件事,到了立场不同的两个人口中,

得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看似奇怪,却十分常见。

讲道理,

可以说是父母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了,

但面对成人的大道理,

孩子们的态度往往是排斥的。

一位网友曾描述过当父母对着他讲道理时,

他内心的感受:

“父母总是以一种我社会经验比你足,

听我的没错的样子,干涉我的各种选择。”

在讲道理的时候,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居高临下

的态度,认为孩子不懂得这些道理,

需要更有经验和见解的父母给予指点。

换位思考一下,

其实我们成年人一样不喜欢听道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好友小美跟我抱怨,

她的老公总是不懂她。

小美新买了一件衣服,过了几天发现降价不少,

就跟老公念叨这件事。

他老公开始跟她从商家促销规律讲到制造业的

生存困境,小美被噎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种事还有不少,

老公的态度总能让小美在先前的烦恼基础上

又添了一层堵心。

小美说:“道理我都懂,

可我根本不想听这些破道理,

我只是想要他安慰我一下啊!”

不仅如此,在需要进行家庭共同决策的时候,

小美老公也总是想方设法地说服小美

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投射心理”。

即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

情绪等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

然后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

这种心理作用于他人的自由意志之上,

就是一种捆绑和束缚。

对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更常常是一种伤害。

爱讲道理的父母,随着孩子的长大,

会慢慢发现,

亲子之间存在着两套完全不同的“道理”。

这两套道理,其实无关对错,

只是孩子眼中的世界,

与成人眼中的世界大有不同。

当我们真心的从孩子的角度开始去看时,

可能会发现别有洞天。

李小璐分享过女儿甜馨的一段趣事。

一天早上,阿姨问甜馨说:

“你是不是抱狗啦?”

甜馨说:“没有啊!”

阿姨又问:“那你身上为什么有狗毛?”

甜馨回答说:“狗狗抱我了啊!”

孩子的世界里,总是更多元和美妙。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生硬地去向孩子说道理,

反而是以我们自己思维中的局限性,

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前几天播出的《上阵父子兵》节目中,

儿子小唐和爸爸一起接受一个采莲蓬的任务,

但是小唐因为从小对青蛙十分恐惧,

无论如何不肯下水。唐爸爸好劝歹劝,

反复向孩子强调池塘中没有青蛙,

主持人也参与到劝导当中,

但小唐依然崩溃大哭。

之后,是爸爸采用了理解的方式,

认同了儿子内心的恐惧。

面对儿子的心理障碍,

唐爸爸没有逼迫儿子下水,

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双份的任务。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唐爸爸甚至采了一朵莲花送给小唐。

而小唐也在爸爸的行动中积蓄了勇气,

最终在爸爸的陪伴下,走入了池塘。

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

去理解孩子的处境,才能够走进孩子的心里,

给予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而缺乏理解,

不是建立在平等人格基础上的说教,

则会引发孩子的叛逆。

韩寒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

道理我们都懂,

但“懂得”和“行动”之间隔着的却是一条鸿沟。

必要时刻,要让孩子能够接纳我们的建议,

可以采用这些办法:

以故事代替说教。



讲故事是相对于讲道理更好的一种交流方式,

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当我们对孩子讲故事的时候,

更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点,

还容易让孩子从中明白道理。

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

我们可以跟他聊起读过的绘本中类似的故事,

或者动画片中相似的情节。

也可以是生活中其他人身上发生的故事,

都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接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此外,当道理出现在恰当的体验性情境中时,

往往更具有说服力。

前段时间,

蔡少芬在微博上晒出和一双女儿种植蔬菜的

照片,并配文称:“从小学环保,种植蔬菜,

有玩有食又环保!”

两个女儿各自带着小手套,神情专注。

而妈妈这种教育方式,

自然也要比单纯说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给孩子引导,让他自己说出答案。

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接受别人预设好的答案,

但对于自己做出的选择,则更容易接受。

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地引导,用疑问的形式,

让孩子自己说出解决的办法。

比如:“你觉得这件事情该怎么解决好呢?”,

“我遇到一点麻烦,你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

这种方式,可以很有效地防止孩子故意叛逆,

和父母对着干的现象出现。

不评判对错,只分析事实。

父母的“道理”让孩子产生抵触的原因,

往往在于父母的一句开场白:

“你这样做不对。”

孩子听到这句话,就足以判定,

父母的言论将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从一开始就产生抗拒心理。

有研究表明,

涉及道德评判的词汇使用频率越高,

暴力事件就越频繁。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评判对错是大忌,

对与错需要孩子自己来领悟,

而不是靠说教来传达。

接纳孩子的情绪宣泄。

并非所有的表达,都为寻一个对错,

有些时候仅仅是情绪的宣泄。

在孩子对我们的倾诉仅仅是为了宣泄心中的

不满、委屈、愤怒等时,

我们应该收起心中的道理,

只静静地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够了。

在心理学中,

倾诉是排解内心压力的一个很好办法。

我们需要判断孩子是真的需要一个建议,

还是仅仅想要一个倾诉的对象。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

当我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

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

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对方即使接受批评,作出让步,

通常也不是心甘情愿的。

如果他们处于恐惧和内疚来迎合我们,

那么或迟或早,

我们将会发现对方不再那么友好。

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是:

因屈从于压力而心怀怨恨,并厌恶自己。

孩子的成长,

更多需要的是父母作为榜样的示范,

以及来自于他自己亲身的体验。

父母的爱,要给孩子留下判断与思考的空间。

做个“不讲道理”,

用心陪伴孩子去体验世界的爸妈,

才是孩子更需要的!

相关文章

  • 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在最近一期的《变形记》节目中, 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片段, 仔细想来,却耐人寻味。 山区女孩缘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

  • 父母越不讲道理,孩子反而越优秀

    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

  • 用欣赏代替评价去真正尊重孩子

    很多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也为了让自己变成优秀的父母,在别人面前更有面子和地位,用尽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优秀...

  • 培养孩子,你也需要“一带一路”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每一位优秀父母,更懂得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树立榜样。 ...

  • 学做卓越父母,培养优秀孩子! - 草稿

    家庭教育分享_演讲日更_007超级赋能 学做卓越父母,培养优秀孩子! 父母是開明的,就會給孩子尊重和自由。 ...

  • 优秀的父母,是不讲道理的

    《 优秀的父母,是不讲道理的 》前两天看到了这一篇文章,让我想到自己,我就是一个爱讲道理的妈妈,上次我写了关于孩子...

  • 知耻而后勇吗?

    越是使命感和责任感强的父母,为了孩子好,为了获得父母眼中更理想、更优秀的孩子,往往拿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希望自...

  • 家校合作 共促成长——六班故事(24)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我知道,老师再努力,只有碰到积极优秀的父母,孩子的进步才会更明显。...

  • 父母规

    文/舒舒 知道不等于做到,重复1000天。父母改变1%,孩子改变99%,为了孩子更优秀、家庭更幸福,一定把父母规铭...

  • 父母优秀,孩子才优秀?

    电话咨询一个姐姐问题,聊起了孩子,她问我:“孩子现在挺好的吧?”我如实回答:“还可以。”然后她告诉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不讲道理”,孩子更优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kvu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