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节,以前挺怕一个人过节放假的,但今天我感觉并没有特别的失落,相反,倒是有一种内心的充盈。不知道这种充实感从哪来,可是却是没有今年清明放假时的焦躁。
晚上一个人看了电影,去年在厦大拍的《当我们海阔天空》,大背景是大学生活,创新创业。看完之后,颇有感触,可能因为去年的互联网+总决赛的现场我也去了吧,对这种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激情和热情深深感染过,当时决赛的前夕还播放过这个电影的宣传片,这个电影就是在去年的互联网+比赛的背景下拍摄的。
影片说不上大场面,其实很简单,三个大男孩,走到一起,开始他们的创业,因为有一个人来自农村,就从农产品开始做起,卖起了莲子,创业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有濒临绝境的失败,有对手的百般阻挠,有内部的矛盾大爆发,但是可以看出,这几个年轻人依然没有放弃,坚持当初的信念,最后还是握手言和,轰轰烈烈干了起来,并一呼百应,尤其是看到村民相信了他们并和他们站到一起的时候,看到几个村民拿出积蓄支持他们的时候,我胸中也燃起了热血;这是大场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凌云和李想在村口荷塘前面,化干戈为玉帛,并大喊,“这就是希望”,我也是热泪盈眶。
年轻就是资本,青年一代是最有希望,最朝气蓬勃的一代,他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他们意气风发,路见不平,他们心怀天下,又心怀社会底层劳动人民。这才是青年人应该有的面孔!影片的最后,一个小女孩说她想上大学,旁边男孩问为什么,因为上了大学就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在那里可以实现你想实现的梦想。这话让我想起我当初我背着行囊踏进大学校园的时候,看到头顶上“欢迎2013级新同学”的大红横幅,看着春秋大道两边各个学院的迎新接待点,我心里也燃起了这样的热情,“我可以成为我想成为的人了,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那时,我甚至觉得我可以改变世界,有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自由。现在想来,还是记忆犹新。然而,我非常不想写“然而”,那就但是吧,“欢迎***级新同学”的大红横幅年年换新,每年的9月份都能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充满对前景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面孔渐渐被琐碎的杂事磨去了棱角。当听着别人叫自己学长学姐的时候已经习以为常,并老气横秋的告诫他们要好好学习,不要逃课,然后转身离开正在上课的课堂,打开自己的视频浏览器,看着综艺,讨论哪个明星又有绯闻了……很遗憾,我也是其中一员。
对于我来说,大学生活已经是过去式,再怎么懊悔,也只是徒增伤悲,庆幸的是我抓住了大学的尾巴,考上了研究生,马上也要读博了,处在这个风口浪尖,我不能说我对我所学所做的科研有多么的热情,但是我知道我希望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现在很多所谓科研,可能只是流于形式,金玉其外,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刚开始打开大门时的必经之路,记不清哪位大家说过,做学问,就像你进入一间房子一样,刚开始唯唯怯怯不敢敲门,后来你打开了这扇门,发现里面荒草丛生,但是你怯懦但又慢慢地迈出了步子,走啊走啊,发现前面就是大厅了,最后,你拍拍脚底的灰尘和泥巴,走进了大厅,里面金碧辉煌,是你从来没有想到的精彩,这大概就是登堂入室的来由吧。我不能再多做犹豫了,我必须要坚定自己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做科研的道路注定是艰难的,我一定要走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