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的变化反复无常,世间的道路布满坎坷,遇到困难无法逾越时,要学会暂时退让。即使一帆风顺时,也要谨慎行事,凡事要有让三分的气度。
古人有“大丈夫能屈能伸”之观点,为人处世要做到能屈能伸,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
春秋时期越国的文种和范离同为勾践器重的大臣,帮助勾践洗雪国耻,成就霸业,然而两人的结局却相去甚远。
范蠡和文种两人居功至伟,范蠡被封为上将军,文种被封为相国,双双位极人臣。然而范蠡认清了勾践是个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君王,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他带着家人离开,通过自己的才华经商致富,最终成为了有名的巨富“陶朱公”。当时他还致书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却未能听从,不久果然被勾践赐杀。
范蠡与文种的故事也说明了,人要学会激流勇退,功成时让三分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