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陪奶奶在家里看电视,一部《年年岁岁柿柿红》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故事讲的是陕西的一个村子,村里的砖厂倒闭了,全村人没有了收入,年轻人也都出去打工了。
后来,村主任柿红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她们种的柿子当水果卖,成立柿子加工厂,为村里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远在深圳打工的子女也能回家种柿子赚钱了。
不过,这是70年代的事情,到了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年轻人回农村还能活下去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个故事吧!
01
李传帅 山东
李传帅是一个90后农村小伙,靠爷爷奶奶养大,初中辍学后,在家种过地,当过保安,开过淘宝店,修过电脑,后来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年收入40万。
到了2015年,李传帅迎来了新的转机。这一年,他开始尝试自媒体写作,写出了爆文,有了平台补贴。
与此同时,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实体店经济受阻。
于是,在2016年,李传帅决定放弃实体店,做自媒体,还是回农村做三农题材的自媒体。他召集了一帮留守在家的妇女,成立了一个工作室。
工作室有20多人平时他们会追热剧,写一些简单的娱乐性文章,但是让李传帅引以为豪的还是农村生活场景的三农题材的文章。
她们的平均工资达到了7594块,最高有一万多元,每个月团队收入可高达一百万元。
留守妇女的工资高了,不用担心孩子的教育了,家庭话语权也提升了。
李传帅创办的自媒体工作室火了之后,有许多人上门取经,其中还包括村书记。有一个河北的村书记,到李传帅这里接受培训,想给扶贫找新出口。
接下来,李传帅有了一个“千乡百万计划”,他准备把自己的自媒体经验复制到全国各地1000个乡镇,形成一套产业链,一年大约能给农村带来10亿元的经济收入。目前该计划已经在多地落实。
农村面貌可以做自媒体,还有什么可以用来带动农村的经济呢?那当然是土特产啦,下面这份土特产可不一般!那是奶奶的味道。
02
艾辰 浙江
艾辰2014年大学毕业后,和所有毕业生一样,很是迷茫。恰好这时,她和哥哥一起回家看奶奶,看到奶奶做的千层底布鞋,计上心来,两人决定开一间布鞋工作室。
兄妹俩既不会做鞋,也没学过设计,但在奶奶的指教下,慢慢地越做越好,一天能做两三双鞋子,设计也会去从电影和书籍里面找灵感。
奶奶的四个子女都在城里安了家,一个人在乡下,现在奶奶和艾辰兄妹俩一起生活,多了个伴。
奶奶说,听着兄妹俩说话,心情好多了,老人心情好了,身体也就健康了,有时候能帮上忙,忙得很带劲!
艾辰这边虽然销路打通了,但是三个人做鞋子,产量还是太低,这时奶奶又帮了她们一个忙。
奶奶在她的娘家安徽,找了一些留守奶奶帮忙,这些奶奶做鞋做了40多年了;后来她们又在山东的村子里找了一些会做鞋的奶奶,现在总共有100多位老人参与手工制作。
兄妹俩工作室的生意做得很好,去年卖了70000多双布鞋,销售额达到了800多万元。
艾辰跟奶奶们商量涨工资,奶奶们却不肯接受,最多只愿意要三四千块钱一个月。
奶奶们说,忙活对身体好,有个伴聊天,还能赚上钱,很开心!
在农村,怎么少得了野味?何况还有美女加持!接下来的这个姑娘,很多人都说,她拍的做饭小视频能看上四五遍。
03
李子柒 四川
李子柒是个孤儿,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4岁辍学出去打工,做过服务员,也做过酒吧DJ。
直到2012年,奶奶生了一场重病,“我害怕下一次回家,奶奶已经不再原地等我”,她便回到了家乡。
这一回去,就再也没有离开,即使后来她赚了很多钱。
回家之后,她决定开一个淘宝店,并拍摄视频用来吸引顾客,不料店里生意没起色,视频却火了。
李子柒拍摄的古风美食短视频,给广大城市青年造了一个归隐梦。
2016年,李子柒开始进入大众视野;2017年,李子柒开始爆火。
一个体重只有82斤的小个子女孩,各种粗活细活都能手到擒来,不仅会上山爬树、砍柴捕鱼,做秋千、拉拉面、磨豆腐、调胭脂水粉、做面包窖、重现活字印刷术也是不在话下。
粉丝们说,没有什么是李子柒不会做的。
别人夸她有仙气,她自嘲是土地仙。双手因为做农活,有些粗糙,皮肤也晒成了小麦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李子柒做事情相当认真,最开始自己买了单反自己拍。
做松鼠鱼那一期,在寒冷的雪地里折腾了10个小时,下山就发了高烧;
拉拉面那一期,拍废的面团奶奶做成囊,都吃了有半个月;
虽然后来请了专业摄影师,但是因为想拍出自己心中的样子,就自己拿了相机亲自调,为了一个镜头能重拍几十次。
李子柒还是一个有远见的女孩子,2018年,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拿到了融资,但是依然没有准备滥接广告。
现阶段,她想做的,依然是好好打磨自己的内容。
女孩子都有一颗爱美的心,有的像李子柒一样喜欢古风,还有的喜欢西方油画里的童话,下面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灰姑娘”。
04
王雪卿 福建
王雪卿出生于福建的一个小渔村,没有上过学,16岁离家打工,摆过地摊,开过服装店,在花店打过工,在纺织厂当过工人。
31岁那年王雪卿遇到了一个小自己10岁的大学生,因为对方父母不同意就分手了。
但她始终走不出这段感情,于是在2015年,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厦门的一个小山村。
半山腰一间摇摇坠坠的茅草屋,连门都没有,她一下子租了25年。
盖房、装修、做木工、砌院墙、造木屋、做秋千、造壁炉、种蔬菜、养鸭子,渐渐地,王雪卿心目中的童话小屋被打造了出来。
她的偶像是美国的插画家塔莎奶奶,塔莎奶奶15岁放弃学业,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王雪卿喜欢穿着欧式长裙,模仿世界名画里的人物,还把这些照片传到了网上。
模仿《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模仿《泉》 模仿《倒牛奶的女佣》 模仿《拾穗者》钱花完了以后,王雪卿就到镇上做兼职,摆地摊卖衣服赚钱。
直到有一天,一个女网友找上门来,想穿着她这样的衣服拍照。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网友慕名而来,交友、拍照、留宿都有。
刚开始王雪卿免费给大家拍,但人多了以后,发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都被占用了。
直到有一次,一个女孩拍完照后,给了她100元,她就开始收费了,费用从88元涨到了现在的288元。
当地看到了王雪卿小屋的旅游价值,为她修了一个停车场,还安装了网络。
有的老板想找她做农家乐,被她一口回绝,因为她不想商业化。
如今,王雪卿36岁了,依然在开拓着自己的童话世界,探索着无限的可能性。
没手艺的王雪卿,尚且能通过自己的爱好生活下去,有手艺的人更是如此。
05
顾玉鹏夫妇 云南
“前三十年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现在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80后顾玉鹏夫妇在工作十多年后,回到了云南的农村。
顾玉鹏是个木匠,木匠这个工作,在城市与在农村做,都是一样的,但是二者的生活却相差甚大。
在城里,忙碌的工作日复一日,每天都在重复,而且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但在农村,却多了许多野趣,看风景,做手工,摘果子,种花草,种蔬菜,养一群鸡,养两只狗,还有松鼠、猫头鹰等野生动物相伴,那才是真正的人生啊!
没有了互联网的打扰,他们也多下来许多时间。没有娱乐的地方,他们就把一个废弃的猪圈改造成了茶吧。
没有了交通工具,他们就自己动手做了台木头车。
顾玉鹏喜欢做手工音箱,有一次看到了一个木质的红酒盒,便开始动手做了起来,做好了外观,再把电路放进去,一听,效果还挺好,于是就把它挂到网上卖了。
后来,夫妻俩就开了一家网店。复古的木质音箱市面上很少见,于是他的店铺迅速打开了销路。
顾玉鹏不断地更新设计和做工,店铺做成了10年的老店。
日渐忙碌的他们,一年前选择来到了山里生活,自由自在,自给自足。
家有没有几个亿的生意要继承,也没有承包鱼塘,但是有一家小小包子铺也足够了。
06
胡丽芳 浙江
“生活的精彩,不是生活在哪里,而是生活在一起。”
32岁的胡丽芳回家之前,在杭州做软件销售的工作,年薪20万。工资不低吧,但是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城市生活就是“前半生拼命,后半生看病”。
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因为在外面工作,只能周末回家看孩子,导致孩子不跟自己亲,心里面有些失落。
而让她辞职的契机是,有一次参加桃花节的时候,从家里拿来了500个馒头,一下子就卖光了。
于是,她第二天就辞职回家,学习起家里祖传的手艺,卖起了馒头。她父亲做馒头做了27年,家里的一切都是通过卖馒头挣来的。
“一个馒头掰开,夹一块臭豆腐,抹一点豆瓣酱,客人说,简直好吃到没朋友。”
这款“空气馒头”如此好吃,做起来当然不容易。
纯手工制作,不用机器,才能有怎么捏都捏不扁的弹性;用祖传酒酿秘方制作,才有不一样的味道;夏天发酵要5个小时,冬天要7个小时,每天后半夜就要起床做馒头。
她家的馒头,一天能卖出两三千馒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万多个馒头。
现在,胡丽芳和宝宝以及年迈的父母,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塔莎奶奶的小屋其实,回归田园生活的还有很多人,他们有的是因为想待在家人身边,有的是想要打造自己理想的生活环境,有的是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城市生活;
他们有的有家底,有的有手艺,有的有头脑,有的单靠一股勇气;
最终,他们都成功地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不过,也只有那些对生活和自由更为敏感的人,才勇于对城市生活的压迫性说“不”,然后果断离开。
房租上涨前,羡慕他们找到了诗和远方;房租暴涨后,羡慕他们有远见。
他们使我们相信,理想生活,只要愿意去创造,就能实现。
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快来留言,丰富我的想象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