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标题,你可能会说:“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不应该太轻浮,又太世故吗?怎么能与‘哲学’这么美好的词扯到一起?”
殊不知,现在的年轻人,思考很多。也有很多具有反思精神,有真正大勇气,和想法的人。他们也许没有老一辈踏实,质朴,正气,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痛苦和努力。
我这里想说的(之所以说‘年轻人’的问题),正是这些诸多痛苦。
对于我来说,不能说‘少女维特之烦恼’吧,但青春期独有的,似乎无法排解的‘疼痛’,开始于高二。
那时,我,与班里很多男生,都开始在周记,作文里进行‘哲学思考’,讨论到底什么是‘唯物和唯心’,然后互相传阅。
心里设定一个‘关键词’,‘你读王小波?’‘你读木心?’,期待遇到一个真正有趣的人。
那时的我们,相信一个眼神,就可以传达好几兆的信息量,相信世人皆醉我独醒——至少等我长大后就能秒了你们!
我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感兴趣,希望做事情,希望接触文学科学艺术管它什么反正高大上的学科的圣殿。
最希望的,是不再感到莫名的‘痛苦’。
但你要说努力吧,也说不上,就是每天哼哧哼哧写日记。说读书吧,更别提,能认真耐下心来看个科普就不错了。
那时——直到现在的这么些年,我思考了好几个哲学问题。
经常是:用几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来思考,日常遇到什么事情都往那个‘课题’上联想,看一些相关的书,想出诸多解答,反反复复咀嚼,自我感受‘思考’进行到哪一步了。
然后几个月后的一天,突然觉得豁然开朗,要么是想到/找到答案了,要么可以放下了。
比如里面可以有:‘人生的意义’,‘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我是谁?’‘情感真的有意义吗?’‘死亡是什么’‘道德是什么’之类之类。
其中‘意义’问题,我足足花了四五年的时间去思考(当然同时进行着其他):想明白宇宙万物都没有意义,花了两个小时。
接受这个现实,花了五年。
这些年,尤其父亲绝症,自己得了重度抑郁以后,我已经平和了许多。
现在我已经不再思考这样大的问题,我开始想,我为什么拖延,怎样科普心理学,等等等等。
我觉得这样不错:这些问题小了很多,但我为此看得书,写得论文却更多了。
说这么多,不是说那个年纪的孩子有多蠢——现在回想一下,还是蛮感慨的,虽然让我再去经历肯定是不愿意。
我当然不是说不鼓励思考,相反,我乐意见到这样的孩子——至少说明他们有‘自我’。
并且,有些成长阶段,还真的没法省略。你没法走出来,就是没法走出来。等你走得差不多了,突然有一天能给自己说‘我觉得可以了’,这时就什么都变容易了。
但是呢,我一直认为,与不同的人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在某个阶段呆着,但要去其他地方看看,至少去憧憬一下,听听别人怎么说。
我想说的,就是:有时,别太哲学。
50904_1001.jpg
不是不要思考,而是,明白自己在思考什么。
比如前段时间一个日本微电影很火:一个女孩,太讨好别人,长出了个微笑面具,结果意外受欢迎,成了大明星。她终于受不了,敲烂了面具,却发现底下没有自己的脸。民众们却喜欢上了这个‘叛逆’的女孩,于是纷纷开始戴烟熏妆的面具,说‘好有个性’啊。
网上一片哀嚎:对啊对啊,‘我’到底是谁呢??
这个视频,很有艺术感染力。‘我是谁’作为一个哲学问题,也很有意思。
但很多网友认为他们在问哲学问题,其实,只是‘讨好性格的治疗’,‘自我认同感问题’,‘社交恐惧与社交技巧问题’,外加‘identity的不确定性’等心理层面的问题罢了。
这些问题并非无解。
然后,又过段时间,‘佛性’这个词又火了,很多人说因为现在年轻人看透了这世界的无意义。
但那些佛性青年,一边佛着,一边努力,他们只是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嘴上叛叛逆罢了。
你可以真的去思考‘意义’问题,当然可以。
但你们说的,不是无意义,而是‘无意义感’。
因为你们对自己不满意;因为从小被安排,你没有自我;因为你还没找到生命的热情,过得没活力;因为未来渺茫,你觉得世界无序。
你觉得自己没存在感,看齐天大圣好帅;你觉得自己没力量,每天写一些‘种马文’来幻想;你觉得生活太灰暗无趣,所以暗示自己有在进行哲学思考,我的灵魂还有在飞翔。
你缺得不是意义,只是一种成熟的心态罢了。
意义感,是活得平淡,却满足;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亲朋三俩,却感到温暖;是在地铁闻着腋臭经历‘大我体验’。
你可以去探险,然后回来时,平平淡淡才是真(才是安全)。也许到中年时,你可以找到独属于你的意义感,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像很多人那样。
从来没有‘意义’,你寻找‘意义’,只能说明两个问题:
1 你没有深入思考,也许是因为你不敢。
总之,如果你去思考,你会发现意义根本不存在,这只是个人类发明的词语罢了,没什么好神圣的。
2 你的思维还是孩子式的,你向世界发问:给我一个意义吧!你想,总有人知道吧,北大的学者应该知道吧,不知道的话,哈佛的呢?
你以为,给你一个‘意义’,你的生活就会变好了,一切都会顺心且充实了,那就是‘对’的了。就像孩子,幻想全能;像弱者,以为‘拯救’在他人那里,需要祈求。
你可以痛苦,更需要思考,但如果始终走不出来,可以问一下自己,我思考的,真的是‘哲学’问题吗?我是否在借此逃避现实呢?
去看书,去了解。
最重要的,不要自大,不要认为‘某个事物’可以拯救,更不要认为有些问题永远无法解答。
想弄明白一个问题,就去看书,查资料,与人交流,不要说‘我读不下去’。
给自己的疑惑,情绪,思考,都分好类:心理学?社会学?行为问题?经济学?
不怕知识多,各科的常识都多少了解一下。
不要一股脑得形而上,然后想一想就罢,好以此告诉自己,我并不庸俗。
你要有疑惑,但大学之后,就不要再当小孩子了。
停止自大,对这个世界有点信心,去看书,然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严肃,但它很有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