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4、15日,自己在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研修学院学习了两天的“八项基本管理技能”课程。这是自己正式接受的第一堂管理学课程。老师生动、落地、多样的讲解,让自己对管理、管理学、经理人有了初步的认识。德鲁克作为现代管理学的“开山鼻祖”,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管理理念,而且有许多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学习德鲁克体系,确实能够从管理理念到管理方法全面的塑造一个适应于各行业的团队管理者。作为一位几十年前的老爷子,其总结、概况、抽象出的理论成果,能够在今天依旧具备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确实是值得去了解、学习的。
课程内容
两天的课程大致是按照讲义的顺序进行讲解的,本节先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梳理。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管理的3大任务:
1.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成效,员工具有成就感;
3.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管理者的5项工作:
1.制定目标;
2.组织工作;
3.激励沟通;
4.衡量;
5.发展人才。
制订计划
1.目标:要什么成果;
2.分解:做哪些工作?谁来做;
3.资源:如何配置?
4.程序:工作如何衔接?
5.风险:不确定因素及预案
6.沟通:相关人员如何确保协作一致
7.更新:需要随变化调整吗?
行动和检查
检查工作的四项原则
标准原则——以标准作为检查工作的依据;
及时原则——根据工作安排及时实施检查;
反馈原则——把检查和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员工;
完善原则——辅助员工改正、优化或者完善工作。
复盘四步骤
有效沟通
深度倾听(语言、非语言、如何确认)
有效发问(如果……、还有什么吗?)
达成共识(接受并支持)
ORID 聚焦式会话法
同理心地图
委派与授权
拟定绩效期望
指导
教练式指导
- 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氛围
- 我们有__分钟的时间,我们要讨论一个什么话题
- 为什么这个结果对你重要?
- 如果能达成这个结果,将会是什么样子?
- 你觉得要达成这个结果,有哪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平衡轮方法)
- 你觉得在这几个方面你可以打几分?
- 今天结束后,你想你可以到几分?
- 为了达到这几分,你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 今天的讨论,对你的价值是什么?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 鼓励庆祝。
传达绩效期望
绩效反馈
结果: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价值:给组织带来的价值
行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在哪里
希望:挑战下属如何做得更好
推广:在组织内部推广
积极的批评
尊重的氛围
陈述事实
感受对方的反应,听取批评人的想法
分析原因
对奖惩措施达成一致
改进的措施
培训员工
721法则
ADDIE模型
学习体会
其实学习的实质不在于课堂上老师教授了什么,而在于离开教室后自己还记得什么,会在后面的工作中有什么样的改进。本节就学习中、课堂上的这些思考、体会进行总结整理。
关于反思
在课程之初,老师介绍过一个库伯学习圈。
这个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反思。复盘也是一种反思,而且是流程化、制度化的反思。反思就像是上学时的错题集。工作以后,各项工作已经没有了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自己能从已完成工作中学习的东西,就只能依靠反思。“吾日三醒吾身”是对做人的反思。工作中哪里做的好,值得继续发扬,哪里做的不好,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时就应该停止,这是对做事的反思。只有多反思,自己才能够在工作中的到进步。不然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做的与第一次没什么两样,没有什么进步。
关于沟通
沟通是一门学问,并不是会说话就能沟通,而且语言交流仅仅是沟通中的一部分,身体姿态、神情、语调甚至于目光,都是沟通中的重要工具。沟通不仅仅是把话说出来,还要把话说清楚、说舒服、说的对方能够同意(达成一致)。沟通的重要前提是尊重,只有了解对方所想(同理心地图),给对方以充分的表达机会(深度倾听),寻找双方的意见重叠区,才能够达成一致,也就达成了沟通的目的。
自己在之前的工作中比较关注在沟通中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认为只要自己表达的清楚,对方就一定听的明白、听的进去。现在回头看,很多时候自己说了10分,对方可能只听进去7分,认同3分。这样的沟通就是低效的。而且这样的沟通在事后也很难找到沟通不成功的原因。在学过课程后,希望自己以后再与人沟通前,先考虑清楚对方的想法,如果不能完全理解,那就要在沟通中重视倾听、有效提问,保证自己能够了解对方真正的诉求,从而发现共同点,进而达成一致。
沟通过程中,要多听、少说、多记录。这是对沟通伙伴的一种尊重。
关于计划
计划到底该包含哪些要素,这是我与课程内容有不同想法的地方。
首先,课程中所列出的计划7要素中的“分解”、“资源”与“程序”互有重叠,尤其是“分解”与“程序”,我认为都可以合为一个要素;
其次,“沟通”这个要素是想讲什么,自己还是没有特别理解。其实也可以与“资源”合并,变为“资源与支持”;
最后,“更新”这个要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课程资料中的解释不够完善。这个要素还要规定计划的检查点、里程碑,以便于计划的监督与检查。
关于问题导向与机会导向
虽然这不是课程大纲中的内容,但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提到了要将问题导向转变为机会导向。无论是在与他人的沟通中,还是在自我审视中。减少问题、短板这类负面词汇的出现次数,改为机会、挑战这类正向词汇。这样完成的内容就会显得让人很有干劲。虽然只是一个词的转变,但这也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转变,工作态度的一种转变。
关于缓解危机
课程中有一段叫《流沙》的短片,大致剧情是A领导为了开展工作,直接任命并公示了B员工。由于之前并没有这个岗位招聘的消息,同时,C员工也认为自己无论是在资历上还是能力上都不弱于B员工,导致了C员工工作中极其不配合B员工的工作,B员工也认为自己被授权不够,也想辞去现在的管理岗位。
首先这个短片的名字很好,叫《流沙》。A领导的一次欠考虑的提升行为就像是给沙丘底部挖了个洞,C员工的心态、B员工的心态都像流沙一样顺势而下。相信如果没有制止措施,很快整个部门的心态都会像流沙一样很快流光。
而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那么如果是自己的话,该如何填补整个沙洞呢?
- 主动找机会与C员工进行沟通;
- 首先倾听C员工的期望以及他/她为什么会不满;
- 针对C的不满进行缓解与解释;(已经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只能解释与道歉);
- 认可C的工作能力,并明确C的未来发展可能,争取C的配合。
关于管理
到底什么是管理?我个人的认为是让一群人有序、高效的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所以重点还是在于与人相处。管理学覆盖了很多学科,对管理者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从业务一线晋升的管理者而言,业务能力突出是一项基础,这有助于管理实践的中合理设定目标与计划。但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系统、逻辑思维以及情商。管理是对人综合素质的考量。
尾声
无论是在这两天学习的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中,还是工作中正在实施的各类质量体系中,甚至于在日常的各类业务工作中,像是PDCA(戴明环)、复盘思维、动态的计划、检查与监控都是适用的。就像老师在课程之初所讲:纵观各家成功的企业,其内部的管理都有与德鲁克思想共通的地方。我想说的是,其实这共通之处并非是德鲁克思想所特有的,而是很多成熟的、经历时间考验的管理思想、工作方法、哲学思想的共通之处。这些共通之处不仅能指导我们的管理工作,也能适用于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中,大到买房、装修,小到点餐、写总结。重点在于将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内化为自己行事的习惯。无论是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工作,都用这些系统性的思维去分解问题,这才是修炼了上乘的内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