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员工会,要求朝会夕会,只要开始,养成习惯,一定会形成良性沟通循环,门店也需要仪式感。
今天早会安排工作,夕会总结一天得与失,我也集中处理了几件事情,拖沓的感觉真不好。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是共情而不是讲道理。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世界。因此,懂教育的父母,总会身体力行,给孩子提供可行性的方法或建议;指导孩子的行动,而不是空讲道理。所以,别再和孩子讲道理了,做好这三件事,养娃省力1000倍。
跟孩子讲道理,这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习惯性的思维模式。讲什么道理?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或对事物的理解,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父母强加的道理,孩子不会照单全收。再好的道理,被父母不断翻来覆去地灌输给孩子,也会变成一种语言“暴力”。在孩子眼里,大多时候他们更相信“眼见为实”,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如果父母想要强行通过讲道理,改变孩子的想法,那只会加剧孩子走上叛逆的道路。因此,说多少句大道理,都不如让孩子亲自体验一下,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明白道理。
因为,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体会的过程。“感同身受”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自我觉知其中的道理,把感受还给孩子,让孩子在自我练习当中,实现自我的认知。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共情”的前提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无论孩子是出于什么目的,或者什么因素而表现出顽皮、哭闹或者发脾气;作为父母,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
真正的共情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它意味着你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觉察孩子的情绪。觉察到孩子产生情绪的导火索,以及孩子想说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想要共情孩子的感受,家长可以这样做:听一听,孩子有什么想法,给予关注的眼神、肯定的目光、不时的点头、蹲下表示和孩子平等,认真的听完孩子的每一句话。想一想,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不要着急去灭火。情绪伴随着每一个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聊一聊,通过对话让孩子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如何正确而健康地疏导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情绪。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要做孩子最好的“观察者”。孩子之所以会这么说、这么做,背后都有着父母容易忽略的原因。当你真正静下心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更愿意听父母的教育。
养育孩子,是一场艰难而漫长的自我修行。真正高情商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从来不是一遍又一遍地讲道理。而是学会接纳孩子现在的样子,与孩子共情,通过榜样的引领,让孩子去体验道理,进而明白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