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
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去大观楼要看戏台上的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
——《俗世奇人》
我思:
周末和孩子出门,手边没书,只好拿了他带的书来读。《俗世奇人》,今年老师指定《语文》推荐阅读丛书。没曾想,看的忍俊不禁、又心生感慨。
今天的微语,是摘抄其中《泥人张》里的一段话,泥人张,听名字就知道,“捏泥人”的。手艺非凡,为了捏的泥人更具特点,常常去天庆馆看人,看事。后遇到挑衅之人。不愠不火,一手只管端酒自饮,一手从鞋底抠下一块泥巴,袖裆里捏了对方的模样,跋扈的姿态、傲慢的眼神,比那人物更像他自己,只是小了一号。
不讲故事了,单说这“泥人张”,知道自己是去看人的,便心定,任你怎样对我,我就是来看“你们”的,对方越有脾气风格,越让他看的“有趣”,最后都是他手下的“物件”,求之不得,何来气生?
这种境界,多像我们常说的——置身事外去观察,而后做自己的事。
除此,还有两点体会:
一.一本书,可以快读,可以慢读,你若喜欢,不妨慢慢精读,多去体会,读到自己能够思考,就是好书。
二.“文人靠想象过日子,真落到生活的万花筒里,便是‘自作聪明’的傻瓜”。—— 除了书本,人生百态,才是读不完的书。
解读者:小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