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 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內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其中,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多余的废物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着。
断舍离非常简单,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为主角,去思考什么东西最适合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这两个标准的东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过学习和实践断舍离,人们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 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也会由此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
断舍离让我进一步思考,想到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应该舍弃的是什么?
2016有一部日剧叫《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那部剧我看了第一集就没有再看了。断舍离是一种理念,但不应是偏执。
有一个词叫做保质期,保质期是指产品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的品质保证期限。 保质期一般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消费者容易看到的地方,一般食品、药品、护肤品、日用品等都会有保质期。
如果食物过了保质期,那么我觉得断舍离是一个很容易的选择。
那么对于尘封已久的旧物、记忆或者是关系,真的那么容易选择断舍离吗?
郑渊洁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启示。郑渊洁被称为童话大王,在90年代,他由于童话写作,深受读者欢迎,读者给他大量写信,寄邮寄到他的家中。郑很珍视这些信件,一封都没有扔。家里的信越堆越多,实在没有办法。于是为了保存信件,在90年代他在北京大量购置房产,扩容外置存量。成功解决了内存矛盾。而这又为他的未来人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谁也没有料到,10年20年后,北京的房价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照片都能用手机随时拍摄,并且方便的同步到云盘相册中。我喜欢并享受着技术带来的便捷,但却依然保持着每两个月洗一次照片的习惯。因为我觉得最珍视的记忆,应该是能随手摸得着随时看得见的。我依然喜欢读纸质报纸,看纸质杂志,写纸质日记。这些是童年带给我的人生习惯,我珍视那些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而数字阅读并没有让我得到这么有质感的交互体验。这些很好的人生习惯,我不会断舍离。
人与人的关系是最奇妙的。时间和距离,让人们的关系逐渐褪色,每年的拜年微信似乎成了一个心跳验证的维系确认。人们都似乎更愿意封闭自己,不愿意主动去沟通,去建立和维系联系。慢慢的关系淡了,成为了一种最自然的断舍离。
我认为关系断舍离,是一种最自然的社会选择。在人生旅途中,你会不断的认识新朋友新人,也会过滤筛掉一些弱关系,而那些沉淀十年二十年的好朋友,在时间的考验下,关系依然没有褪色。这些人,是你最值得珍惜的关系。
断舍离是一种理念,而断舍离的原则和能力,取决于你对于生活的认识,和你人生的容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