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说新语》好久,读得很慢,很勉强,很少有乐趣,更多是枯燥烧脑。
今日听完樊登介绍的阅读经典方法,再试读《世说新语》,不看注释,竟然没有障碍,获得美好体验。
神奇变化就在一瞬间,因为一个简单方法。其实这个方法以前就知道。周国平老师就说过“读经典要不求甚解”,但是没有详细说明,所以我到底没有掌握。
樊登介绍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名词,不要着急去查”。然而这个简单方法我以前没有注意,总留意不认识的字,每个人名物名,每个字的读音意思都要搞清楚。忘记了整体,失去了欣赏的乐趣,把读书变成了做学问。
樊登说:“我妈妈读书慢,她老跟我说读书慢,为什么?我妈是个小学老师,特别较真,她只要看到一个字,发现不认识,马上翻新华字典。翻,翻完,注音,把那个地方注音注下来,等她把这一篇的音注完,早就不想读这个书了。阅读的乐趣没有了,快感没有了。
所以我读书的时候有不认识的字,我就胡乱读一个音,就先过去再说,对吧?你先保证阅读的完整的乐趣。那个人大概就是个人,那个人名字虽然不认识,不要紧;这就是个东西,可能是古代的一样东西,不明白,先放在一边。但是整个故事的连贯性保持下来了。所以等你读明白了以后,大概知道这书说什么了,再去查那几个字,这时候你就能够更快乐一些。”
我以前读经典就是用的樊登的妈妈的方法,以为精读就是如此,感觉很痛苦。
今天读《世说新语》,用樊登的方法,一下子就沉浸其中,毫无障碍,感觉好神奇。
其实这样的顿悟十多年以前就出现过。
2009年我因为修行,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仿佛天书,一句都不懂。后来偶然遇到胡因梦老师,向她请教。她说:“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很简单,你带着觉察去读。”
什么是带着觉察,其实我也不懂。但是之后再读克里希那穆提的书,句句分明,不是太深奥,而是太简单。极难到极易,似乎没有界限。
高人点拨真是不可思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