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满怀希望地以为,当今这个时代,接受过大学教育、拥有本硕博学历的父母们,应当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先进的。但事实一次次让我看见,在不少家庭,所谓的“先进”的教育,不过是徒有皮毛和形式,教育的里子仍旧充斥着腐朽的气息。
最为心痛的是一个十六岁的大男孩。为了治疗被专家们诊断的”心理疾病“而休学一年,至今仍未复学。
从年幼时,父母就几乎总是否定他的意见。据父母回忆,男孩几岁时,父母常问他:”周末你想去哪儿玩?“无论男孩说出的是哪里,父亲都会一口否决,打压孩子如一条丧气的狗。残忍的父母竟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权力,甚至觉得那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孩子逐渐失去了自我。在本应朝气蓬勃的年纪里,他变得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他的娱乐活动仅仅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被动接受信息流的刺激,自己不必动脑筋,更不会因为自己动了脑子而受到父亲责骂。
因为这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故事,所以很多人可能会说,三线城市的人们视野还是较狭小的,大城市则不然。
深圳算大城市了吧?就在一个月内,两位朋友寻求为了“惹麻烦的孩子”而我的建议。我也因此发现,生活在大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心地善良的父母,未必不会采用打骂的教育方式。
两位小朋友一男一女都在4岁以下,一位在读幼儿园,一位还没上幼儿园。他们共同的“问题”都是打或者咬别的小朋友。无论父母、老师怎么做工作,都不见改变,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孩子们的母亲都很信任我。既然她们寻求我的建议,所以我问什么,她们就会如实回答。经过我的“盘问”,她们都“交待”了在家里关起门来是如何“教训”孩子的。
孩子们有时因为没有按照要求收拾玩具就被厉声呵斥或打屁股;
有时因为没有好好吃饭或者不小心尿在裤子里就挨“小棍子”;
如果孩子在外面打了别的小朋友,回到家也是一顿臭骂,但这时父母是不好动手的,等到别的时候,那小棍子又高高抬了起来;
孩子躺在地上哭闹,气急败坏的家长可能就会拖着他大吼大骂……
以上都是现象的描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还有很多家长正在用体罚的方式,对子女进行简单粗暴的管教。
他们发觉这样做屡试不爽。因为在当时孩子总会出于害怕和恐惧而服从,即便过后还会“再犯”,至少在当时泄了父母的愤,满足了父母们被服从的需要。
然而,这是最低级的管教方式。不同的家庭在使用这种管教方式时,只有程度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样的父母们,大多是看到孩子出现“问题”后,才开始反思和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越早出现问题越好。但我们真的不应等待这个时刻的到来,而应当即刻反思。
那么,父母们应当怎么办?
很多父母已经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然而,有的父母进行了数月的家庭咨询,仍旧“还是还”。改变的路,怎么这么难走呢?
这要看,父母的“面子”有多么重要了。
极好面子的父母,是不愿意尽快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是不愿意尽快面对自己的失败的。一个父亲或母亲,只有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自我改造,才能成为子女的好父母。
对于父母这一职业来说,和世界上所有的职业一样,不是由他自己标榜自己有多好,而是事实证明他到底够不够好。
父母如果能放得下薄薄的面子,如果能勇于和过去的旧我说再见,拥抱新的自我,用新的方式,为过去的伤害向孩子道歉,给予孩子必要的肯定和鼓励,事情没有解决不了的。
因为,孩子们不仅仅是在生存需要上依赖着父母,而且他们是如此爱父母。他们宁愿自己在学校、在人际关系等方面出“问题”也不愿意伤害父母。
而父母们呢?在人前倒是谈吐优雅的,绝不肯轻易伤了和气,可在孩子面前却又时常上演“变脸”的把戏。他们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似乎一句“为了孩子好”就遮掩了自己所有的错。
父母们要想正视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先让自己明白什么是“人人平等”。体现在家庭里,成年人和儿童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在于权利和义务,而在于人格。既然亲子之间人格平等,就绝不能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这是对孩子人格尊严的无情践踏。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足够的自尊,他们长大后就可能不尊重他人,或者把别人非待自己当作理所当然——因为这就是他们从小习以为常的。
那些pua案例中的受害者,有没有人去探讨过他们的成长经历?我不相信一个健康家庭的孩子,会对pua一忍再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