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也曾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做到思想和言行举止谨慎,沉淀心性,就能在处事过程中问心无愧,心安理得。
我们都知道修身养性最难的地方就是养心,磨炼心性,关键是做到“慎独”。能在独处中不断地自我反省,做到俯仰无愧于天地,内心光明圣洁,就接近了圣人的境界。现实生活中,那些坚守“慎独”的自我强大的法则的人,最后都变成了出类拔萃的人。例如弘一法师,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则成一行。
“慎独”既然这么好,那怎么样才能做到慎独呢?我也查了一些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自我控制能力。从点点滴滴做起,管理好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绝对不自我放纵,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律。
②见贤思齐,向榜样看齐。以榜样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榜样的行为方式约束自己,以榜样的成功经验为自己指点迷津,渐渐向他们靠拢,渐入佳境,走向了成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要有追求和梦想。
③采百家之长。采得百花酿成蜜,自成一家,独树一帜,自然就出类拔萃,取得了成功。
关山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