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30多岁的我,第一次认真画完一幅画。
在我生活的豫北农村,80年代末,家家户户有三四个孩子。那时外出打工的人还不算很多,最多是父亲外出,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赡养老人。可以想象,家家都不富裕。
那时候,大家都在村里读小学,学校安排了语文、数学、自然、音乐,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了。而音乐课,大多被班主任老师占用,自然也不例外。美术课?没有上过也没听过。课外培训班,更是没有听说过了。
倒也有人会“画”,我将它视为“天赋”,因为那时候大家都一样,谁都没有学过画画。在我看来,小如就是一位有绘画天赋的人。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讲的“信”,讲完后,老师拿出一个信封,让大家参考着自己来制作一个信封。信封上,要画上小方框,用来填写邮编,画上横线,用来填写地址,从小动手能力就弱的我,费了好大劲勉强依葫芦画瓢做了一个。终于如释重负长舒一口气时,却发现旁边的小如的信封漂亮得不像话!她的信封上除了方框、横线,还有小花做装饰物。“小如长大后肯定能当个画家”,我心想。那小花边到现在我还记得清清楚楚,虽然现在看起来很稚嫩,但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简直太了不起了!大家看到小如画的小花,都争着抢着让她给自己的信封上也花上一朵花。

小如用圆珠笔画的小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除了班里的小如,我一个表哥小涛也会画画。
小时候,我家床边的墙上贴过一幅画,画上是一条红色的大鲤鱼。那鲤鱼画得真好,好像真的会游一样!那就是三舅家的儿子,我的表哥小涛画的。三舅家的墙上也贴着好多表哥的画。那时候,我从心里崇拜表哥,他的画画得真好,他的字写得真棒,我要是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该多好!每次去三舅家见到表哥,我就像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一样,偷偷地仰慕着。

表哥画的鱼跟这幅画相似,原画早已不知去向
二十多年后,我又发现了两位有画画“天赋”的人。一位是老公的爷爷,一位是老公的哥哥。
爷爷86岁了,当了一辈子小学老师,在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结婚后的第一年春节去给爷爷拜年,老公告诉我说,门上的春联是爷爷自己写的。后来又一次去的时候,婆婆带了外甥闹闹一起,当时,闹闹在老家住了一阵儿,对邻居家的山羊印象深刻,非要嚷嚷着要看羊。可爷爷家哪儿有羊呀,爷爷把小外甥搂在怀里,“姥爷给你画一只羊”,他拿起粉笔,三两下,一只羊就出现在了地上,栩栩如生。小外甥看着地上的羊,“咩咩咩”地叫得开心。“爷爷真厉害!”我心里给爷爷点了个大大的赞。
哥哥也会写字画画。今年春节,他带着十来个同辈人给爷爷奶奶拜年,去之前先给爷爷打了招呼,让备好笔墨纸砚,他想写上几副对联。大孙子想写字,爷爷特别上心,赶紧让奶奶准备材料,自己又跑到楼下买墨汁。我们到爷爷家时,爷爷还没回来,大过年的,很多门店都关了,老人跑了好几条街,才买到墨汁。
“您不是说家里有吗,这我才说要写,您看您这还跑出去买……”,大哥不好意思地说。
“家里的墨时间长了,我想买瓶好的。”爷爷一边忙活着一边说。
大哥大笔一挥,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遒劲有力。
“写字也讲究气,这十几个福字,还是第一个写得最好。”爷爷点评道。
“好,好,好,都好,看你说的,那后面的这些都没气啦?”奶奶的话,惹得一屋子人乐开了花。
大哥不光字得好,画画也很棒。听老公说,大哥高考时,考上了军艺,但是因为家里三个孩子俩读高中一个将读大学,父母无力供养大哥去读艺术,只好放弃,去读了普通大学。“你怎么不跟爷爷学画画学写字,你看大哥又会写又会画的,多有才。”我嗔怪老公,他总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让我多看他的优点。
其实,我曾以为自己也是有“天赋”的。
还没上学前班时,我总是拿着铅笔到处写写画画。有一次,我拿着铅笔在木头门上乱画,画着画着,我发现有一处特别像一顶帽子。
“姐姐,快来看啊,我画了一顶帽子!”我兴奋地喊姐姐来欣赏我的大作。
“还真有点像!”二姐说。得到肯定后,我更开心了,我竟然会画帽子!
“那你再给我也画一顶吧!”弟弟嚷着非要我再画一顶。
我照着刚才的那顶帽子,又画了一遍,可这次,一点儿也不像!
“你根本就不会画嘛!”姐弟俩笑起我来。
我也沮丧起来,我确实不会画,那顶帽子,只是一个巧合。
后来的几年里,我还时不时去那扇被我画得乱七八糟的木门上找那顶帽子。再后来,房子改建,木门也被舍弃变成了木柴,那顶帽子也被烧掉了。
我不得不承认,我并没有天赋。
再后来,去县里读初中。印象里是上过几节美术课的,现在能想起来的,是一节素描课。作为一名插班生,我理所应当地被安排到了教室的最后面。那节课让画苹果,老师讲的是什么,我完全听不懂。讲完后,老师下来转悠,看看大家画得如何,作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我第一次害怕老师检查到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装模作样地涂涂画画,其实内心紧张得不得了。而实际上,我并不需要如此紧张,教室里有80多名学生,我的位置又不靠路,老师根本进不到里面来查看我的作品。就这样,糊弄过去了。
高中,更没有美术课了。
再次接触画,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
当时,我还是一名记者,跑镇村口。听说一个山村里的大妈们在办画展,我跑过去采访。山村里的大妈,好多没有上过学,但是扛锄头的粗手,也能画出牡丹、骏马,而且画得还像模像样。城里的一对夫妇退休后,在村里租了一处院子,这几年陆陆续续给村民开了绘画、乒乓球、钢琴、英语等多门课程。看到山村大妈都可以从零开始画画,我心也痒痒了起来。可因为工作、懒惰等各种原因,迟迟没有行动起来。
直到6月的一天。
生了娃后,手机里常能收到各类幼儿培训一类的广告推送。那天,我看到有一条关于画画体验课的推送。免费体验一节线上美术课有何不可?我提交了资料。很快,我收到了画纸。
约好了晚上九点半上课。闺女很给力,九点半前睡着了。为了不打扰到孩子和老人,我拿出铅笔、画纸,趴在客厅闺女的游戏垫上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美术课。
说到认真,我好像不该用这个词。
原本约的是彩铅课,可我并没有准备彩铅,连橡皮也忘了带!
老师讲得很细,一边讲一边画,通过视频,她也可以看到我的画。
“真抱歉,我一点儿基础也没有”,“哎呀,这儿画得太宽了”,“真抱歉,西瓜皮画薄了”,“哎呀,西瓜子画得太不像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说着。
“没事儿,你画得已经很棒了!”女老师不停地给我鼓励。
一个小时后,我的画终于完成了。
虽然幼稚,但是第一次完成一幅画,我还是挺兴奋的。
只是,现在确实没有时间跟着老师上课,除了上班就是带娃(总不能苛责老人我在家不给我带娃吧)。
不过,有了这次尝试,我消除了对绘画的恐惧,事情原来并没有那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