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逻辑思维那点事(一)

逻辑思维那点事(一)

作者: Dr大杰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22:08 被阅读0次

    这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why :想、说、写、做中的逻辑结构、为什么需要逻辑结构、逻辑结构的好处

    2.what:常用的逻辑结构与这些逻辑结构的应用

    3.how :理解与构建逻辑结构的方法

    PART1:认识结构

    简单的来说,结构化思维主要运用方面是:想、说、写、做

    想:分类提炼信息,得出观点,分析问题,得出思路等

    说:演讲、销售、开会等时候如何组织语言,使其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主次分明

    写:有效的构建报告、文章等的框架,如何组织信息排列句子

    做:如何全面有效的组织做事的流程、标准

    为啥需要逻辑结构?

    看看以下场景

    1.遇到大的概念无从下手或思路混乱,遇到复杂互相联结的很多信息难以分辨提炼等,逻辑结构可以帮你组织思路

    2.说的东西组织很乱别人听不懂,听了前面忘了后面,或者前面和后面自相矛盾等等,这个时候需要有逻辑,沟通才有效率

    3.写的东西组织很乱,看了之后人不能综合理解它的信息,或者论证无力,自相矛盾等等逻辑问题

    4.做事的时候丢三落四,顺序混乱,没有前后衔接等

    总结来说是这些问题:

    自相矛盾、内容结构不够简单和容易理解、论证逻辑链条不清晰、做事思路不清晰

    逻辑结构能做啥?

    第一、降低大脑负荷

    除非你沟通对象很聪明,信息组织力很强,或者很了解你讲的这个主题,不然你就必须把问题总结成一二三点,把事情的流程搞成12345步,把整个报告可以归成一二三部分,然后分别条理清晰的讲,他才能明白你在说啥,毕竟人的作业记忆容量和认知负荷很有限的,他不可能接受到你要讲的全部信息,回头你讲的100%也许只剩下20%了。

    第二、有效组织思路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事情很杂,次序混乱,前后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不清晰,就需要把主线揪出来,抓住主要思路,去掉非关键因素,归并、提炼、深挖、找到根源、共性、核心问题、关键驱动因素。比如我们很多的3C模型啥的,SWOT矩阵啥的,用起来多简单,前面调研分析搜集了几百页的报告信息,那么鬼多,只要把它放进这个框架里面考虑就可以了,因为这些考虑了关键因素而得出结论了。

    第三、复杂问题简单化

    面对一个大的概念或者很多混杂的信息,人的脑袋是很难解决的,必须把它分解为一个个子问题子议题,一个一个的解决,比如你要提高一个产品的利润,可能要把问题分解为成本控制、销售提升两个问题,成本控制又分解到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然后又进一步分为运营成本、制造成本等等,这样一个复杂的大问题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可以观察验证的问题了,当然,你分解的时候可能还必须考进一步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互相的系统影响,这个是系统模型的概念,比结构化更高级复杂的概念了,需要建模解决了,这里不涉及。

    PART2:常用逻辑结构与运用方法

    随便举几个例子: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17453c84b2515289fc7ff241ee1f389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1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17453c84b2515289fc7ff241ee1f389_r.jpg">

    这些东西可以列几百个出来,平时工作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套用了,但是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其实一个用于某个场景的结构它本质上还是思维的结构,很多时候分析、呈现、表达、行动都是可以通用的,因为他们都是思维驱动的事情,认知到结构的这一点本质很重要。

    因此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听说读写这种分法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应该重新根据思维结构的不同种类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以后遇到问题的时候直接寻找思维种类的机构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更好地运用和收集这些结构,也有必要对这些结构进行归类:

    <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a46c4fe9088bbfabd7c39c292387db2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3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a46c4fe9088bbfabd7c39c292387db2_r.jpg">

    首先看看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

    1.事物的分类与分层次、枚举穷举

    2.理清步骤、理清事物的先后逻辑充分性必要性

    3.寻找关键因素

    4.事物的组成要素

    5.其他

    按照这些问题的思维性质,我们可以定位到以上的主要分类,寻找相关的结构进行借鉴

    比如现在你要对事物分类和穷举,直接矩阵就好啦,只要你的两个XY维度是MECE的,刻度也是MECE的,那你矩阵里面的东西必然MECE。

    PART3:理解与构建结构的方法

    认识结构:

    看图,不写!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00206b5cd4988445c8e510382211a75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1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00206b5cd4988445c8e510382211a75_r.jpg">

    构建结构:

    既然到这里了,我载给大家指一条路:

    构建分类金字塔:

    学一下麦肯锡的“逻辑树”“议题树”“假设树”,再看看我下面构建要素的那个图,怎么去分类

    关于怎么分解问题的,建议可以看看我在知乎其他帖子发的一些文章看看,也许会有启发。

    构建矩阵:

    在金字塔原理的基础上,把金字塔树变成一个矩阵,PS.默认看完上面的内容你就会操作了!

    构建流程:

    请自行查询各种流程,进行借鉴,对各种行动按照属性进行分类,组合成一个流程,这是最简单的

    构建层次的话同上

    构建要素:

    请看图: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03db5c4071b301c979095527e87ef1a0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03db5c4071b301c979095527e87ef1a0_r.jpg">

    这是一个从个性到共性的过程

    一个人看一个事物常常只看到一两个点,这一两个点就可以归结和抽象为不同的属性,构成了这个事物的组成要素。

    其实所有的构建结构过程都和上面这个差不多,分为四步:

    识别特征(个性表征)

    提炼属性(共性属性)

    构建关系(构建系统:要素、关系、功能)

    验证修改

    说的太抽象很多人不懂,我直接说一个我是怎么做访谈纪要的实例吧:

    第一步:

    构建议题书,根据咨询项目的主题,分解到三级子议题,也就是可以讨论的程度

    第二步:

    分析子议题,定位访谈目标人群,定位需要获得目标人群的“需求、观点、态度还是事实”或者需要影响“目标人群的观点、需求、态度”

    第三步:

    根据议题与目标信息,构建矩阵,每个矩阵象限出来一个或者几个追问的问题,或者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对方

    第四步:

    做访谈纪要

    根据polite、Purpose、project、process、payoff  五要素进行开场白设计

    polite:寒暄,各种礼貌用语

    purpose:简要说说来的目的

    project:简要说说项目目标,可能的行动,时间地点涉及人群之类的

    process:说说会探讨大概那些问题

    payoff:你会得到啥,或者你会为这个项目做做杰出贡献啥

    转自 知乎,冯国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逻辑思维那点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n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