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乐谱设计

作者: Linfolio_交互小怪兽 | 来源:发表于2017-10-12 08:45 被阅读116次

    假设现在给作为交互设计师的我布置一个课题,设计一份乐谱。

    此处提起这个词语,脑子里出现的画面是这样的:

    常见乐谱形态

    蝌蚪状的符号,有规律地在五线谱上,从左到右排布,懂音乐的知道它的含义,知道它是什么曲子,不懂音乐的也会知道,它的名字就是乐谱。

    于是我想,首先要开始考虑的是这么一些点,怎么样才是一份可读性强,易于阅读,符合用户认知规则的乐谱呢?那么也许需要参考用户阅读的习惯,结合平时布局的一些规范进行设计,眼动测试得出的Z型阅读与F型阅读布局,可能都会是比较好的参考点:

    然后可能要考虑一些细节点,例如说行间距,翻页形式,作者名字,标题放置的位置,是否需要简谱进行辅助,是否需要加上歌词等等。

    那么考虑好这些之后,应该就可以设计出一份很合适的乐谱了吧?

    跳出既定思维的乐谱

    然而有一天,这种既定模式的东西被打破,变成了这样:

    变形式乐谱1 变形式乐谱2

    不得不承认,最开始看到这种乐谱的时候,思索了良久。

    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在设计低保真的时候,都会按照一些理论进行布局,排版,久之,便成了规则,成了一些不可推翻的规则。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设计一份乐谱的这个课题,我断不会想到用上面的这些方式设计。

    这些乐谱真的糟糕透了?

    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些乐谱到底是好是坏呢?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看,这些乐谱极其不符合交互的原则,理由如下:

    1. 人一般都习惯从右到左边阅读

    2. 乐谱中传达的信息量不足,例如标题,作者等等都没有展示

    3. 这些乐谱的符号跟现有音律知识符号有很大差异,学音乐的人可能无法看懂

    那么这么说的话,前面提到的乐谱是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呢?然而仔细看又会发现这些乐谱其实又有某种规律存在:

    1. 自由化

    交叉乐谱

    打破了常规的平行线形式,这种交叉的方式虽然有点凌乱,但是也会传达出一种弹钢琴时候手指交叉的感觉。

    海上钢琴师片段

    2. 连续感

    螺旋乐谱

    从分段出现,到连成一条螺旋线出现。其实虽然弹奏者看着的谱子是分段的、分小节的,但音乐给予听众的感觉应该是流畅连贯的。这里的螺旋形状也阐释了流畅的感觉。

    3. 跳跃感

    堆叠变化乐谱

    这张图包含了基本的音乐符号,但这些符号却是变化的,颠覆了符号的排列方式,放大,缩小,叠加。这些组合起来,似乎展现出了音乐本身的强弱与气势,而这些可能是常规的排列方式无法表达的。

    不能说的秘密,手指叠加的跳跃音乐

    4. 抽象化

    抽象派乐谱

    抽离出五线谱、音符,音乐本身给人的律动感觉是否也可以通过一些抽象的形态表达?音乐无形,音符也只是代表它的一种方式,那么其他物体是否也有机会代表音乐呢?快慢高低强弱,与物体运动的轻重缓急联系,是否也可以产生类似的节奏感。

    5. 简洁化

    简洁乐谱

    五线谱本应有五条,简化后的线条给人一种轻巧的感觉。感觉这首曲子可能是轻快的,愉悦的,简单的。当然如果一定要弹奏的话,这个谱子应该都是比较平的调子,但是通过音符的间距,可以感受到曲子本身的停顿与间隙。

    6. 图形感

    图形乐谱

    波浪,细碎的片,音符,波浪,细碎的片。音乐背后可能有着自己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抽象的,例如悲伤,快乐,也有比较具象的,例如浪花,沙石,如果可以用具象图案展示音乐,也许能从视觉上有不同层次的反馈。

    图形化音乐

    其实这些乐谱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观察过后,发现这些乐谱也有自身的优势:

    1. 气势

    2. 情绪波动、节奏的表达

    3. 趣味化效果

    4. 视觉感官反馈

    设计一个乐谱,用户是谁?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乐谱是不是也会有不同的作用呢?可读性强,易于阅读,符合用户认知规则,这些固然重要,但这也源于自己惯性的思维“乐谱是用来进行音乐学习的”,也许乐谱也不一定是用来学习的,它也可以传递某些东西。

    其实上述这些多种多样的乐谱也已经自成一个流派,统称为体验式乐谱设计,也有一些专门的网站记载这些乐谱。这也是一种媒介,用于表达音乐的感性以及对它的尊重。

    乐谱承载的,是曲子,是作曲者的情感。

    不懂乐谱的人,也可以透过乐谱去看,去尝试理解曲子想要表达的含义。

    未学习音乐的人,例如儿童,也可能因为这些乐谱对音乐产生兴趣。

    我学到了这些

    有时候,感觉工作的时间久了,会形成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设计的惯性吧,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解决的方案也都算是合理,所以下次也会使用这样的方法,细想起来,不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后,我是否也会以一样的思维继续工作下去。

    脱离原有的思维,意味着一些自我的否定,这也许会让人迷茫,但也是有帮助的吧?


    参考资料

    https://llllllll.co/t/experimental-music-notation-resources/149

    http://www.smithsonianmag.com/arts-culture/5-12-examples-of-experimental-music-notation-92223646/

    http://www.centre-iannis-xenakis.org/cix_upic_presentation

    http://blog.wfmu.org/freeform/2007/01/gallery_of_musi.html

    http://vanseodesign.com/web-design/3-design-layouts/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验式乐谱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nm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