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又整理留言的时候了,我们常说不要给自己设限,今日读到庄子人间世读到一个小故事。
鲁国曾有一位贤士叫:颜阖,到魏国担任太子的专职老师,他到了以后,发现这个太子很难伺候,于是,就去请教一位高人,叫蘧伯玉,他就问:“先生,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他天性残暴,如果放弃原则去迁就他吧,我怕国家因此受害,我如果坚持原则去辅导他,我怕自己因此受害。这个人的智商,就老觉得是别人错,自己没错。你说像这种人我怎么办?
蘧伯玉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首先呢,你得小心谨慎,端正自己的言行,内在是宽和的,外在是迁就的,迁就不能太过分,不然自己也会跟着丧失立场。
内在的宽和,也不能太过头了,要不然你就会变成是博取名声的正人君子。最后招致祸害,所以总结一下,他如果像个婴儿,你就跟他玩婴儿的游戏,他如果不摆官架子,你也就不用敬畏他,跟他当兄弟,他如果是放荡不羁的样子,你也去跟他放荡不羁。
这个故事太高级了,换到以前做事情,只会用一种方式,就是讲道理,当出现矛盾的时候,我就说,那大家坐在一起摆事实,讲讲道理看行不行得通。
但是后来才发现,其实讲道理,尤其在亲密关系里面讲道理通常是没用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不需要你的道理,他们需要你的同理心,需要感受到你和他们是站在一起的。
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通常就那种大义凛然的样子,然后就说,你看道理就是这个样子的,我讲道理你也得讲道理吧,你不能有理说不通吧。
蘧伯玉说,你看似好像坚守了自己的内心,但是,当你是站在道德的高处去博取一个你的名声时,对方就会觉得自己被你打压了,他觉得好像在你面前他变成了坏人一样,这样不仅,这个事情没有办法得到完美的解决,而且会让你变得很烦人,你也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说到这就会觉得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还要不要坚持自己的内心?当然要,我们所说的道,就是要达到心如,如不动的境地。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就是越得到越会用术,换句话说就是你心法厉害了,什么剑法都会。
有次爬岳麓山,有位白衣道士高人下山,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属于这条路上修行的,他修的越高,边界越广。
各种塔罗占卜,测试都会向我们传递,那你属于什么什么性格,但有的时候我会觉得像这种。这种测试只不过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已知的答案,我们需要这个已知,因为这个已知让我们觉得安全,但是,这个已知,也让我们和更多的可能性割裂开来。
就像萨古鲁在幸福的三个真相这本书里面所说到,今天你建立的自我保护之墙,明天将会成为自我囚禁之墙。
我们跟这些得道高人的差别在哪里呢?如果说,我们的人格像固定在容器里的冰块一样,那这些得道高人,他们的人格就好像融化了一样。就像老子在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是无形的,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样式。
真正厉害的人就像一个管道一样,别人什么样他就是什么样,他的内心是如如不动的,但他的外在可以像水一样无形。
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即便我今天测试出了一种人格模式,但是我也可以尝试挑战一下,去做一些和我固定的人格相反的事情,说不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2018年参加手工美食工作坊,这个课程进行到最后的时候,班级里要竞选出一个班长出来负责未来,组织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或者活动,自愿参与竞选的都要做到中间去发表一下竞选宣言。
通常这个时候,都会是那些自来熟的活跃份子上去,正在这时,角落有一位听课程非常安静的女孩儿走上,她原本是那种就内向到说话声音都会颤抖的人,但她说的话惊艳了我们所有人。
她说: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非常渴望连接,我也很渴望温暖,我也很希望能够借由带给大家温暖,让我自己也获得温暖。这是我第一次大胆的突破我自己,我希望能够借由这次突破,能够获得内心勇敢的力量。不由分说最后她高票当选。
不要给自己设限,生命的本质就是未知,抛开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物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有感恩和体验。
我是明明,请记得,世界和我爱着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7904321/6146e57bf5a7d82e.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