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国时代的刘邦
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在当时的楚国沛县丰邑。沛县原来属于宋国,后来宋国被齐国所灭,沛县划归到了齐国,再后来齐国被五国联军差点消灭,沛县被分到了出国。这个是刘邦出生地的介绍,另外朱元璋的祖籍据说也是沛县的,(后来迁到凤阳),所以朱元璋和刘邦应该算是同乡。
公元前256年,这一年的天下局面是一国强(秦)而六国弱,这一年秦国也出兵灭掉了西周。这个是刘邦出生的时代。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许多人都认为秦始皇和刘邦是两个时代的人,而真正的历史是嬴政仅仅比刘邦大3岁,所以说刘邦和嬴政基本是同时代的人。
刘邦家人的介绍: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这个都不是名字,而是下层社会的俗称。翻译过来基本上就是,刘大爷,刘大妈。
刘大妈生刘邦的时候,充满神秘色彩,不过这种事情听听就好。刘大妈过世的比较早,没有等到儿子登基称帝。
刘太公则等到了儿子登基,当上了太上皇。刘老太公兼顾农商,长于理财,家境也算殷实(一直以为刘邦家里很穷,看来是误解)
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刘伯,二儿子刘仲,三儿子,刘季(就是刘邦,邦是后来改的名字),小儿子刘交。
刘伯是老实本分的人,勤劳耕作,但是死的太早,留下了大嫂和儿子刘信。这里有一个插曲,刘邦在家里不务正业,喜欢呼朋唤友,常常带领一帮人到家里吃饭,时间长了,大嫂难免心生厌烦了,又一次刘邦又带着一帮朋友去家里吃饭,只听得一阵洗锅声,宾客们纷纷离去,刘邦也很扫兴,这也让刘邦对大嫂很是不满,后来当皇帝之后,还是在自己的老父亲的劝说下才追封自己的大哥为武哀侯,儿子刘信继封为羹颉侯。羹是锅中饭菜,颉,用勺子刮锅。看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刘邦还是很记仇的。
刘仲基本上和大哥是一类人,刘邦起兵后,刘仲没有跟随,一直伺候自己的父亲,后来刘邦当皇帝后,刘仲改名刘喜,封为代王。不过这个刘喜根本不是做王的料,刘喜做代王不到一年,匈奴入侵代地,他居然弃国逃到洛阳,最后贬为合阳侯。刘喜虽然不怎么样,他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儿子,就是吴王刘濞。
幼弟刘交,子游。刘交与刘伯、刘仲、刘季不是一个母亲,应该是刘太公续娶的妻子所生。刘交年轻时候广泛交友,喜好书法,多才艺和刘邦性情相近,后来被封为楚王。
以上便是刘邦的家庭状况。
刘邦的童年时期还算不错,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大体说来刘邦的童年,少年时期是比较平凡的。后来不知怎么缘故,性情大变,从一个模范少年,变成了一个游手好闲,聚众生事的不良少年。
纵观刘邦的一生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晚”。
出仕三十四岁,结婚三十七岁,生子四十岁,起兵四十七岁,做皇帝五十岁。典型的大器晚成。
刘邦的性情大变,也有一种可能,刘邦可能是晚熟,许多性格是在成年以后才显示出来的。
刘邦成年后非常喜欢游侠他的偶像就是信陵君,后来他投拜在游侠张耳的门下,张耳原来就在信陵君的门下。
以上便是刘邦青年时期的大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