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 边义老师
【诗有三昧】
古代诗学概念。语出宋陆游《示子遹》云: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怪奇亦间出,如石激湍濑,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元白才倚门,温李其自郐。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三昧”原是佛教语,梵文音译,意为“定”、“正定”,即排除一切杂念和束缚,使心神平定,后引申指某事的奥妙、诀窍之意。陆游初学诗时私淑吕本中,师事曾几,属江西派,务求藻绘奇巧。其后学问渐增,认识到“君子之有文也,如日月之明,金石之声,江海之涛澜,虎豹之炳蔚,必有是实,乃有是文”(《上辛结事书》)。“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大抵诗欲工,而工亦非诗之极也。锻炼之久,乃失本旨,斫削之甚,反伤正气”(《何君墓表》)。此时已认识到“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谓诗家“三昧”乃在学问,在人格精神。陆游所称的“诗家三昧”也是一种悟境,但比之吕本中等人所谈的“活法”之悟有很大差别,它不是通过饱参前人的诗文去领悟其章法、句法,而是从生活实践中去领悟诗的精神。
古诗词中的六种情
诗之所以能使人感动,在于它的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情即无诗。看看古诗词中的六种情,哪种让你动容了?
1 诗中爱国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宋 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 于谦《立春日感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 诗中思乡情: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 王维《杂诗》)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 宋之问《渡汉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 王湾《次北固山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 高适《除夜作》)
日暮相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 崔灏《黄鹤楼》)
3 诗中恩爱情: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 刘禹锡《竹枝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 李商隐《无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 秦观《鹊桥仙》)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 柳永《凤栖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 柳永《雨霖铃》)
4 诗中母(父)子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 孟郊《游子吟》)
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唐 杜甫《月夜》)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唐 司空图《步虚》)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宋 王安石《十五》)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清 蒋士诠《岁暮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 黄仲则《别老母》)
5 诗中兄弟情: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夏期秋未来,安知无他因。不怨别天长,但愿见尔身。(唐.于逖《忆舍弟》)
心悲兄弟远,愿见相似人。(唐 鲍溶《春日言怀》)
承颜胝手足,坐客强盘飧。(唐 杜甫《孟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6 诗中朋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唐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洛阳好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 白居易《琵琶行》)
2018-11-28 舞蝶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