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陋室品雅读书谈写作
枯荷虽残蕴诗情——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枯荷虽残蕴诗情——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作者: 王传学 | 来源:发表于2017-11-06 08:42 被阅读950次
图片发自简书A

枯荷虽残蕴诗情

——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夏荷郁郁葱葱,清香沁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叶荷花的勃勃生机和动人色彩,给人无限的美感。荷叶青青,荷花美丽,自然惹人喜爱;而秋冬之荷,残芰断苹,红消翠衰,亦别有情味。

先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衰荷》: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衰荷》是一首白露时节之惜荷佳作,诗人对荷魂牵梦绕,藕断丝连。一塘残荷,半蓬枯叶,寄托着人生之感和别离之痛。残荷之美是悲壮、是孤傲、还是透着愤世?其实都不然,是残荷静听风声、雨声时仍然切切的牵挂。那枯微的枝条和飘曳的残叶,在淡淡的青塘中,淘尽了季节喧哗的色彩,淘尽了对逝去生命的追悔和对旺盛生命力的眷恋,同时也是对新的未来的渴望,萧条、孤寂而静美。残荷以自己的生命意象,向人们、向世间诠释着时间、历史、哲学和希望,满蓄着生命不息、悄然待发的禅意。

秋天让荷叶无奈到什么地步?唐代诗人来鹄在《偶题二首》(其一)中写秋天荷叶的残破,刻画得细致入微:

近来灵鹊语何疏,独凭栏干恨有殊。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随着深秋来临,悦耳的鹊语日渐稀疏,凭栏看到满池的残荷,诗人的怨恨油然而生。原来在盛夏的时候,有很多人折下荷叶当伞,因为它很大、很圆。露珠一掉在它的茸毛上,就变成圆圆的一颗颗小珍珠,在荷叶上跌宕,跳跃。但是秋风萧瑟,步步紧逼,短短一夜,荷叶就变得枯萎残破了。在最深最冷的秋风里,人们忽然发现早晨的荷叶已经被寒霜剪破了。“赚他秋雨不成珠”,这个时候再落下雨,它还托得住吗?原来宋代词人周邦彦写的那种“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现在看不见了……残破的荷叶,不再成珠的秋雨,在来鹄笔下,串联起来,变成新奇的意象。

即使秋荷残破,唐代诗人李商隐仍然对它们深情不减: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 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听着秋雨洒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富于情韵的小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衮,是诗人的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这首诗就是诗人与崔雍、崔衮告别后旅途中的寄怀之作。

首句写骆氏亭:翠绿的修竹环抱着一尘不染的船坞,骆氏亭外临着清澄的湖水。翠竹、清水把这座亭轩映衬得格外清幽雅洁,诗人置身其间,颇有远离尘嚣之感。

接着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眼下所宿的骆氏亭和崔氏兄弟所在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的城池,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诗人因境界的清幽而倍感孤寂,因无好友共赏幽胜而微感惆怅。“秋阴不散霜飞晚”,又回到眼前景物,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时令已届深秋,但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天色一片迷蒙,本来就因相思而耿耿不寐的诗人,心情不免更加暗淡,而这种心情又反过来更增加了相思的浓度。

末句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雨点点点滴滴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意外地发现,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竟别有一种美的情趣。枯荷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本无可“留”  的价值;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之“留”了。“留”  蕴涵有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常人难解其中滋味。这单调而凄清的声音却又更增加了环境的寂寥,从而更加深了对朋友的思念。

李商隐的这句“留得枯荷听雨声”,得到了九百年后一位才女的赏识。《红楼梦》第四十回,有一段贾府众人游湖的描写。当宝玉说要拔掉那些破荷叶时,林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也许是林黛玉喜欢“残”不喜欢“枯”将“枯”改为“残” 了。

深情的还有南唐中主李璟,他在《摊破浣溪沙》中说: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荷花凋败了,碧叶跟着也残破了,就是从这样的荷塘之中,泛起了一片愁风愁雨。“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韶光中是谁老去?看得见的是秋荷,看不见的是人生。看得见的是秋风凋谢了碧叶,看不见的是年华老去了的心情。在隐隐的韶光深处,伤情者心有不甘,心有眷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是一个不眠长夜,只有将心事托付给清寒的笙笛。这一夜,楼头的笙管,吹给谁听?“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寒意沉沉,独自凭栏,放眼秋水秋风,静对年华默默走远。

宋代诗人许棐的《枯荷》,蕴含着生活的理趣: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诗人眼前的在夏天生长得欣欣向荣的“万柄绿荷”,到了深秋已衰飒殆尽。秋雨打着衰飒的枯荷的茎梗,花没了,叶也尽了,连栖息的鸥鸟也无所遮盖。那潇潇的秋雨落在鸥背上,又流到荷池里。这衰败的景况实在使人目不忍睹。

可是,当这荷初长乍发之时,那是一番多么喜人的景象呀!青绿的荷叶一片一片像铜钱那么大,层层叠叠挤拥在一起,一下子盖满池面。想到当时的盛况,谁肯相信暮秋的池塘会有这样的衰飒景况呢?

诗人描写的荷由盛变衰的景况,给我们揭示了生活的哲理:看事物要注意发展变化,不要一成不变。

就是这样一片荷叶,从绿荷葱郁,到残荷败叶,它前世今生的轮回,能够寄托多少秋意?找到诗词中的这种意象,你就会觉得千古秋风还会拂开今天匆忙的日子,千古诗意从来没有离开过你。

相关文章

  • 枯荷虽残蕴诗情——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枯荷虽残蕴诗情 ——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王传学 荷花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誉为“花中君子”。夏荷郁郁葱葱...

  • 残荷

    残荷也是一道风景,荒凉而凄美。 繁花消失殆尽,留一池的岁月枯黄。 褪了颜色的枯荷,冼尽铅花,自在淡然。 枯荷虽残蕴...

  • 水冷 草枯 荷残

    水冷 草枯 荷残, 似这般样貌 怎不叫人心寒? 摄友发出一张残荷照片,题为“水冷 草枯 荷残”。 ...

  • 荷·枯荷·清荷·残荷

  • (日更第105日)为了盛开,努力活成一朵莲花的样子

    残荷咏 满眼残荷水中枯,半黄半绿不见红, 曾经玉盘珍珠滚,窈窕仙姿伴绿水。 历寒迎春苦蛰伏,悄然无语笑西风, 待到...

  • 残荷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凋零,干涩,沉默, 啊,这一池的冬荷! 极尽灿烂归于平淡, 留下生命最后积淀。 枯梗,皱蓬,垂...

  • 咏残荷

    碧池残荷香飘零, 疏影横斜水中映。 秋渲霜染芳菲尽, 清气留却得君名。

  • 咏残荷

    亭亭仙草生碧霄 我看红尘君看桥 放眼满目芙蓉色 妩媚只在雾中娇 伶仃夜雨摧梦碎 一池寒风魂断早 从前痴作柳心赋 随...

  • 咏残荷

    芳荷枯败又是秋,残花落泪任水流。 历经颠簸凭谁晓,一片丹心系故洲。

  • 咏残荷

    池中一朵荷,芳华已逝去。 莫怕抛和弃,静待春日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枯荷虽残蕴诗情——咏残荷古诗词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pk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