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正能量春天的风
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作者: 风儿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6:41 被阅读137次

    魏春英/文

    六月即将过去,我们学校本学期的教师共读书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读完,但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现状,”第149页谈到的《“大阅读”致力于改变现状,扛起语文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大旗》,详尽地介绍了阅读途径,令我幡然醒悟,分享给一线的语文老师和孩子们,相信会让诸位大受裨益。

    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大阅读”语文学习体系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遵循语文学科学习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继承和借鉴国内外阅读实践经验,以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课堂内外大量阅读、扭转教和学的方式为主要途径,在课标、教材、资源、课型、教学、评价六个方面,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打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粮草——编写手册,细解课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语文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个“什么”就是粮草。

    经统计,经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1到6年级共计12册,课文总数约为300多篇。试想,倘使小学生在六年里仅读这些文章,即使文章如何经典,恐怕对提升语文素养也力不从支。而当下的主要问题恰恰是“教课文就是教语文”。长此以往,结果堪忧,因此,“大阅读”首先在“教什么”上做文章。

    一单一册,挣脱教材束缚。

    事实求是地说,作为农村语文老师,无论从经验、视野抑或渠道各方面,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都比较困难,这也是导致他们“教课文”的主要导火索。

    于是,我们组织本地名师编写了《小学生“大阅读”推荐书目单》和一到六年级共计12册《小学生“大阅读”精品文章推荐阅读手册》,下大力气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师生广收博纳,推开语文课本、语文教学的封闭式大门。

    培根曾说过: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

    《小学生“大阅读”推荐书目单》中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都是精挑细选的适合学生“咀嚼消化”的书,涵盖了文学类、科学类、人文类三大类。

    其中1至3年级每学期推荐三本必读书目,十本左右选读书目;4至6年级每学期推荐四本必读书目,十本左右选读书目。整本书贯穿每学期始终,成为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每篇课文分别从作者、体裁、内容、情感、写法等多个角度推荐10篇左右的经典文章,并附上“推荐人” “推荐理由” 和“使用建议”。这些选文文质兼美,取材广泛。

    如六年级上册《和时间赛跑》一课,我们推荐了同作者同主题的《一只小鸟又飞走了》,同作者不同主题的《心田上的百合花》《桃花心木》,不同作者同一内容的《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十则珍惜时间的名言等等,引领学生提升理性认识,品味作者表达特色,积累美词佳句,提高审美情趣。篇幅越多,教师选择的空间就越大,不同的教学需求就越容易得到满足。

    无论是推荐的文章还是书目,多以课文为基点向面上辐射,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实现语文学习的迁移运用,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核心素养,一定得益于这样的辐射和拓展,得益于学生广泛的阅读涵养、积累和感悟。

      细解课标 一一“落地”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比较宏观和笼统的,不利于一线教师理解和把握,也造成了教学目标尤其是课时目标普遍多、乱、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一是列出《小学语文各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对比表》,帮助教师明晰同一目标在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

    比如关于默读,第一学段是“学习默读”,第二学段是“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三学段是“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对比表在手,目标一目了然。

    二是细读课标里的每一项阅读教学目标,之后一一转化为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如将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细解为5个小目标,分别放入三、四年级的不同课文里。“通过抓课文中心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放入三年级上册《海底世界》一文。目标一一“落地”,老师看得见,抓得着,落得实。

    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后面的内容今天姑且不谈,单单是“粮草”一节,就让我眼前一亮,真正解决了语文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就不至于在教语文的路上跑偏了。

    最近,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人的纸质图书阅读量是人均4.56本。不仅比不上邻近的韩国日本,还达不到欧洲某些发达国家的人均阅读量的十分之一。我们也知道,现在实体书店运营举步维艰,中国人的不爱阅读几乎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去年,我曾询问过我所教的班级的学生,家里基本上都没有专门的书房书柜,更不用说有几百本藏书了。所以,农村孩子的家庭阅读氛围比较淡薄,噬待提高。

    今年的中考、高考已经全部结束。通过这次的中高考再次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急剧上升,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其实,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孩子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6-12岁,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长足发展的最黄金时期,这六年,可以说,什么比大大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甚至从没读过一本超过10万字的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孩子的天赋聪明就被早早的饿死了。

    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在于阅读。小学阶段,忽略阅读,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这种损失到了初中就开始显现出来,很多中学老师都知道一种奇怪现象:那些小学阶段单单靠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获得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绩下降神速,这些孩子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恰恰是那些小学阶段成绩平平、但博览群书、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成绩上升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大阅读也好,海量阅读也罢,说的都是一个道理,请您从现在开始,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注重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2018.6.2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成长在途中:喜欢在简书的老师,遇见愿意摸索学习方法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
      • 彩缤:老师好!🌹😄

      本文标题:让海量阅读成为学习常态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wy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