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家里人偶尔会做汉堡包作为早餐。
做起来并不难,面包、番茄、西生菜、鸡蛋,肉饼,都是很容易买到的食材,如果不担心热量高,还可以再加点芝士。
自己做,用料丰富,食材新鲜,肯定比麦当劳的好吃多了。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可以做出比麦当劳好吃的汉堡包。
但是,我们成不了麦当劳。
并不是纯粹钱的问题。还因为,产品和系统之间,有天大的区别。
昨天,在读《富爸爸财务自由》。书中就讲到了产品和系统之间的区别。
生活和工作中,远不止汉堡包是产品,我们写的文章是产品,我们打造的课程是产品,我们每个人自己,也是一个产品。如何看待这些产品?了解产品和系统之间的区别,有什么意义?让我慢慢分享给你。
01
要了解产品和系统,首先要知道4种现金流象限。
4种现金流象限,其实就是4种赚钱的方式。
1)E,雇员,通过为公司工作换取酬劳。
2)S,自由职业,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赚钱。
3)B,企业主,创建公司,建立系统,让别人为自己工作赚钱。
4)I,投资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其中,S象限的自由职业,和B象限的企业主,是我们今天要提及的重点,他们和产品,还有系统,息息相关。
我们还是以汉堡包为例吧。当我们可以做出很好吃的汉堡包,并且通过自己售卖汉堡包获得收入,我们便有了S的身份。当然,我们可以同时是E的身份。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同时拥有自己的主业和副业。
而汉堡包要在市场上存活下来,总要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可以吸引到人。我们姑且把这个特别的东西称为秘诀A。当我们通过这个秘诀A,慢慢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顾客时,问题来了——做不过来。
要请人帮忙。可是秘诀A又不能外传,不然员工有可能出去另开一家。重要的部分只得继续自己做。因此,产品越独特,吸引人越多,自己越忙,可是规模也做不大。
至于作为B象限的麦当劳,汉堡包未必是最好吃的。但是,却是可复制的。全世界各个地方吃到的汉堡包,味道都是大体相同的。还有运送汉堡包的卡车、提供牛肉的牧场人、电视广告、办公室、服务员,所有的这些,构成了做出一个汉堡包的系统。而老板呢,他并不需要被越来越大的规模拖住,他离开了系统,系统照样运转。
只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好,或许可以获得一时的收益,但做不大。而把注意力放在整个系统上,产品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可复制,可持续,而且最重要是,我们自己抽开身去做更重要的事情。
这是产品和系统的区别。
02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钱的问题。有了钱,自然就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系统。
钱固然重要,但是,有没有带着系统的思维去做规划,更加重要。
我是汕头人。老家那边,很多特色小吃,更有一些百年老店,并不是一个好吃就可以形容得了。
可是,我见过很多老店,一直做不大。
他们的东西,自然是没得说的。每天到了饭点,都是好长的队伍。钱自然也不会少赚。但是,很多年了,依然是那个小门面,老板年岁渐长,手拿勺子的时候,开始会抖,拿不稳,可是依然在店里坐镇。店里,还有他的老婆,和孩子。
不传之秘,家族老店。挺多。可是,这样的产品,很难建立起系统,从一开始,从决定以不传之秘攻克市场时就决定了。
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里,曾经分析过“得到”上笑来老师和万维刚老师的专栏。内容各有所长,但是,笑来老师的专栏是一周一更,万维刚老师是一天一更。这就决定了万维刚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在得到这样的平台要做出保证质量的日更,强度非常大。而笑来老师,每周完成自己的专栏后,还有足足6天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可以去和用户互动,可以去开拓新的市场。
这里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他们把自己专栏的更文时间确定好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专栏这个产品,还有由此而带来的支配时间的不同,和这些时间做的事情,引起的一系列蝴蝶效应。
03
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副业。那么,是不是在一开始,先考虑好自己的这套系统,而不是一头扎进如何让产品变好,会更合适呢?
包括这个产品后面如何复制,如何让自己在这个产品中,不要产生过于紧密的联系,导致完全无法脱身等等。
其实,延伸开来,我们自己,也是一个系统。
花大部分的时间,精进一门技能,打造自己的产品,固然可以让自己成长。可是,如果因此,而看不到系统中的其他事物,那么,必然走不长远。
就像麦当劳的汉堡包之所以可以一直热销至今,支撑它的是背后的营销、人力、财会、法律等和企业相关的一整套系统。那么,如果我们要让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大卖,受人欢迎,必然也要为它建立一套支撑的完备系统,像自己的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情绪稳定、朋友相助、职场顺利等。
好的产品,是系统的点睛之笔,而好的系统,可以让产品披荆斩棘,无往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