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怀

作者: 左手梦圆 | 来源:发表于2017-05-20 17:13 被阅读18次

   又到一年清明时。看,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倾巢而出;望,万山遍野,香烛点点,烟雾缕缕;听,祠堂墓地,鞭炮

不绝,人声不断……

清明时节踏青祭祖,既是国民的一种良好习俗,又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时下清明,在这些祭拜先人的人流中,又有几人是真真正正出于对先人感恩尽孝的呢?耳闻目睹,有太多的人都是奢望自己或亲人,一跪拜,就能考试高中,金榜题名;一磕头,就能事业有成,财色兼得;一鞠躬,就能飞黄腾达,呼风唤雨;一烧纸,就能名利双收,福寿皆有;一炷香,就能趋利避害,逢凶化吉。这简直就是把自己的先人,或当成保险公司的经理;或当成银行的提款机;或当成无所不能的神灵。我真为这些人的先人们感到悲哀和难过,生前劳作了一辈子,入土了还要为后辈生者操劳,无法安息。更甚的是,有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先人争夺所谓的“风水宝地”,生人与生人之间大动干戈。如果泉下有知,这些人的先人们会有何观感呢?

这,还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联想到一些热衷于烧香拜佛,却又缺乏真信仰的人。周国平说:“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所以,每每看到这些人在寺庙争先恐后地上头炷香的场景,我能找到最恰当去形容他们的词语就是“争名夺利”。贾平凹在《残佛》一文中写道:“许多人得知我得了一尊泾佛,瞧着皆说古,一定有灵验,便纷纷焚香磕头,祈祷泾佛保佑他发财,赐他以高官,赐他以儿孙,他们生活中缺什么就祈祷什么,甚至那个姓王的邻居在打麻将前也来祈祷自己的手气。我终于明白,泾佛之所以没有了头没有了身,全是被那些虔诚的芸芸众生乞了去的,芸芸众生的最虔诚其实是最自私。佛难道不明白这些人的自私吗?佛一定是知道的,但佛就这么对待着人的自私,他只能牺牲自己而面对着自私的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啊。”我想,面对着这些自私、贪婪且无知的人,佛也只能感到很无奈。因为佛并不是权贵、大款,也不是侍应生。烧香拜佛不可能索取到高官厚禄、金银珠宝、豪宅名车等东西,只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有所皈依,精神带来慰藉,灵魂得到安顿,过上一种有信仰的生活。

《心地观经》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清明,清明,顾名思义,有心的清净才有心的明亮,明心才可见性,才会弃恶从善,也才能营造一个清明的世界。相反,不清就不明,内心有太多的杂念污秽,就会弃善从恶,也就只能活在一个污浊的世界里,无法救赎。

相关文章

  • 2022-04-05

    2022年清明感怀 ...

  • 杨建湘词选‖清明感怀《四首》

    杨建 杨津湘词选‖清明节感怀《四首》 采桑子: 清明节 文/唐风 感怀又到清明...

  • 【七言绝句】•清明感怀

    【七言绝句】•清明感怀 ——读诗友清明节诗词有感 赋诗...

  • 清明感怀

    清明暮春里,时雨细纷纷。 绿野没马蹄,旧墓生新烟。 持镜看华发,举杯言丰年。 众家生鸡豚,团圆好时节。

  • 《清明感怀》

    俗话说“清明要明不得明”,老天象是为了应景,阴沉着脸,仿佛在努力憋着,随时都准备下一场暴雨,就像我们压抑的心情。 ...

  • 清明感怀

    文|冬日暖扬 清明时节雨纷纷 行路积水泥成坑 借问太阳何时有 预报遥示隔日晴 做姑娘时真的不记得每年的清明是怎么过...

  • 清明感怀

    岁岁清明雨纷纷,今逢盛世雪压枝,若问天公何所故,片片六花寄相思。

  • 清明感怀

    又是一年清明至,思双亲,想亡姐,泪如雨,浸湿枕边衣。 犹记儿时过清明,母剪纸,蒸面馍,备供品,随父...

  • 清明感怀

    清明时节,落雨纷纷,追思怀念盈怀。想起永久别离近二十年的奶奶,不禁眼泪簌簌。 西安的三叔三婶回来,祭祀奶奶...

  • 清明感怀

    南北迢迢千里远, 清明祭祖不能返。 寒雨飘洒化泪眼, 天云漫卷作纸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感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lyp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