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选择大于努力,其实在人生中,选择使用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01 人生中不如意的小事,是人生转变的契机
近日,一位女士接房产中介电话时,质疑个人信息泄露。
之后一段对话却非常暖心。
中介姑娘:我也很烦自己每天打很多这样电话,即使我不做还有千千万万人会打。要不这样吧,你下载一个软件屏蔽掉这些垃圾信息。
女士:都这么干,你就没有机会了。
中介:没事,我能理解你。
中介姑娘:打电话有人说“谢谢您”。我觉得这种人好好,我都这么烦他,还说谢谢我。
说了是骚扰电话了,可依然有人会说谢谢。对于说话者说过也就过了,但对于正在干着厌烦工作的中介客服姑娘来说,去感觉似人间甘露,如此暖心温情,被传为最真诚骚扰电话。
因为她自己也正在厌烦这份工作。
有人会说:年轻轻的,为什么不换个喜欢的工作。不换工作,有很多可能,家庭经济原因,个人能力原因,或者从没想过可以开始干自己喜欢的,或者受环境影响……
总之,人没离开一个环境,或者是她还需要这里,又或者这里还需要她,不管怎样,在这里了,让自己开心快乐,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生转变的契机。
02 从失败和困境中转身,需要提升的是某种能力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匪夷所思的故事:一名男子尝试向人们提出请求帮助,开始时是正当的请求遭到拒绝,最后开始有人愿意帮他,到最后他提出将一盆花种植到邻居菜园这种莫名其妙的请求,邻居竟然也同意了。
我看完此文的第一个想法是:这是真的吗?他真的在若干次失败之后,就迎来了成功。
第二个想法是:他向对方提出无理的种花请求,他人为何会答应?
他一定有什么沟通技巧或对邻居有好处的地方,否则没好处的事情谁会愿意去做。
意思是说,这人在若干次的失败后,学会了一种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也就是说,能力是可以改变环境的。
那个从事客服工作的姑娘,若真的想要继续这份工作,她也许需要提升情绪转化能力,将对工作的厌烦转化为工作的热爱。
03 一念之转,轻松改变对待不如意工作的态度
在《一念之转》这本书里记录一个方法,有5个步骤
1、 这是真的吗?
2、 这百分百是真的吗?
3、 有这个想法时,我的感受是?
4、 当没有这个想法时,我的感受又会怎样?
5、 反转:在前面加否定词“不”,或完全反转意思
当这样去转念的时候,心态和行为立刻变得积极起来,也许先学习提升一下电话沟通的能力。
了解一下中介这个工作会带给哪些群体利益,更精准的锁定客户群体,而不是靠海量电话,转化率不高不说,话费和时间成本还不低。
或许,可以在结束语时增加内容:
感谢您接通电话,若您短期内不需要,我们会半年后再联系您,你可以保存我的电话,关注中介信息,有需要我们随时都在。
从电话营销骚扰到随时为可能客户提供服务,这种心态和动机的转变,客户能收到你工作真诚。
04 从身份信念层面改变,为更多人事物提供价值和服务
很多从底层干起的人,最后都可以通过谦卑积极地态度取得很非凡的成就,比如美国福茂集团董事长赵锡成,年轻时是一位船长,在中央电视台《谢谢了,我的家》栏目介绍自己曾经是一名船长,因为工作遇到天花板,再无法提升了,所以,决心去美国学习深造。当时夫人正怀有身孕。
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在夫人支持下,赵锡成赴美学习,并最终移民美国,创立福茂集团,并培养出包括美国内阁中首位亚裔女性、第一位华裔部长赵小兰在内的优秀孩子。
最开始的一步,就是从想要继续提升,不满足于现状开始想办法。
时代飞速发展,很多以前普通人接触不到的新技术,比如职业规划、心理咨询、性格热情测试、天赋优势测试,现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都可以帮助很多人实现人生华丽转折。
《重塑心灵》这本书里,讲到一个理解层次法。是说,很多困在“环境”层次框框 里的人,不肯也不敢打破,这样人生就会很辛苦,有很大的无力感。
古语云:境由心生。乐观快乐的人走在哪里都能看到资源,化为己用。
史上最真诚骚扰电话,真诚打动人心,长久打动人心的是用谦卑积极的态度,带给人们价值和服务。
就像在接受国家总理亲自手书的赠与时,赵锡成所说:"我深受先父赵以仁先生的感召及培育之恩,素来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和内人朱木兰及全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又受惠于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伦理道德的熏陶,能为社会公益事业尽些微薄之力是我们的荣幸和共同心愿。"
人生走向的转变,从不如意小事的转念开始,改变对待周围以致更多人事物的态度,人生终会向上生长、心想事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