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早是一位织布挡车工,个子高挑,长着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皮肤雪白干净,漂亮。我与她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未曾讲过话,只是她的大名在外,很是羡慕。
对她更加了解些,主要是她不仅工作上出色,而且十分活跃。她挡车,眼明手快,技术好,获得过市劳动模范称号,一时间,工厂宣传栏、广播上都有对她的报道,她成为人们追捧的新星,无人不晓。那时,我在棉纺厂从事揩车,她在织布厂挡车。
自古英雄多磨难。她的事业如日中天,不曾想,她的婚姻却一波三折,嫁给一位刘姓先生,因感情破裂,离婚后,她嫁给了一位老实巴交的周先生。
我与她的周先生很熟,我们一起招工进厂,一起报考电大(周先生上了四个月电大,不知何故退学),见面无话不说。后来周先生一有时间就泡在股市。我常在股市与周先生见面,自然话也多,但我们从不谈论家庭琐事。像他这样的人,整天把大把的时间放在股市,天天看盘,他又能给家里留下多少的时间呢,受累的,到头来还是女人,这点我比谁都要清楚。
转眼到了1998年底,上海华源重组铜陵纺织业,成立铜陵华源,我,还有周先生妇夫都被安排到城市边缘地带上班,这儿也是铜陵华源总部所在地。
这样,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多了,此时,我已是企业报编辑。当时的企业报版面十六开,四个版面,办得有特色,员工都很喜欢。也就是我成为企业报编辑后,才与她有了多次联系。一次,我在证交所看行情,碰到周先生,他对我说,他老婆也很关心企业报,要给报纸投稿,这让我始料未及的,他老婆一个化验室的人,整天拿着试管做试验,也对企业报感兴趣?令人非解。“她有稿子的话,直接投给我。”我又问周先生:“你老婆写的是哪类稿子?”“新闻稿。”周先生如是说。有美女的支持,我更加坚定了办报信心。
不久,我便收到由分厂宣传干事送来的几篇稿子,其中就有她的一篇不占版面的百字新闻稿子,看后,觉得没有什么新闻价值不予发表。本以为她因为这篇稿子被枪毙了,不再投稿,可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一天,她迈着轻盈的脚步,到我的办公室,亲自送稿子,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地看重企业报,并想在报上发表文章。可是,我不经意中却让这篇稿子成了她的终身遗憾。
她的稿子,一篇百字新闻稿,看完后,没有当着她的面评论,并与她聊了会儿,聊的内容不记得了,当她起身离开,顿时,觉得她的个子要比我原先想象的还要高,一脸的微笑。
看了她的稿子,新闻五要素具备,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且短小精悍,决定安排在企业报第二版发表。
当企业报完成从排版、校对等一系列工作,即将定稿印刷时,却传来了令人痛心的噩耗,她患重病,突然去世。得知这个噩耗,我很悲痛。当时企业报上正要发表她的文章,是继续发表她的文章,还是撤掉她的稿子呢,我与领导沟通,意见不一,我坚持发表,大家意见统一后,又一个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如何署名?我知道,已故人员发表文章,署名要加一个黑色的框子,因是企业报,要求不高,经商议,部门领导说,不署她的名,而是用她所在科室的“化验室”见报了。
这事已过去快二十年了,每每想起当初没让她在世时亲眼目堵自己的文章发表,至今,我深感愧疚,对不起她,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愿她在天堂里不再劳累,一切安好!
(2014.9.27写于上海,2023.2.25略作修改,未发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