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是周王祭祀神祇的祈年诗。
-
既方既皁
,既坚既好,不稂
不莠
。去其螟
螣
,及其蟊
贼,无害我田稚。田祖有神,秉畀
炎火。
-
禾苗抽穗结谷壳,很快壳硬谷粒实,没有空禾没杂草。除掉食心食叶虫,还有咬根咬节虫,不要祸害我嫩苗!农神有灵来保佑,放把大火烧它们!
方:通“房”,指谷粒已生嫩壳,但还没有合满。
皁:指谷壳已经结成,但还未坚实。
坚、好:指籽粒坚实、饱满。
稂:指穗粒空瘪的禾。
莠:田间似禾的杂草,也称狗尾巴草。
螟:吃禾心的害虫。
螣:吃禾叶的青虫。
蟊:吃禾根的虫。
贼:吃禾节的虫。
稚:幼禾。
田祖:农神,从现存古籍来看,只有《山海经》明确指出叔均(姬均)是田祖,先啬、神农、后土、田正被称为田祖,都是后人所加。
秉:执持。
畀:给与。
炎火:大火。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甫田之什》:甫田、大田、瞻彼洛矣、裳
裳者华、桑扈、鸳鸯、頍
弁、车舝
、青蝇、宾之初筵。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2513/2dd88400c65e732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