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读书笔记第一天

《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读书笔记第一天

作者: 快乐天使_快乐飞翔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21:07 被阅读0次

    >> 家庭在我们人格的最初组成部分上蒙了一层底色。

    >> 但是,我们在归属和独立之间总会感到孤单。不少人越来越感到孤单,家庭给了我们爱、规则和模糊的边界,而孤单的延续与这三个部分相关。

    >> 父母给孩子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还是说父母在以爱的名义控制着自己的孩子?

    人与人之间的控制来自三种情感:第一种是恐惧,第二种是愧疚,第三种是责任。

    >> 当孩子被过度照顾时,他们会失去自己的价值。

    >> 曾经有一些人讨论,说自己和父母聊天是报喜不报忧的。报喜不报忧其实是一种攻击行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愿意用真诚的方式去与自己的父母交流,因此用一种付出的方式,好让父母安心。

    >>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和孩子彼此之间是不信任的,孩子觉得父母好像是弱者,当他们把一些事情说给父母听的时候,担心对方承受不了,就像很多父母把重担全都放在自己身上,仿佛不把孩子看成家庭的一部分。

    >>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次你的“领地”被无端侵入?哪怕是你的一个喜好、一个爱好、一种口味,都有可能被质疑。比如孩子说:“妈妈,我想吃草莓冰淇淋。”但是父母觉得草莓冰淇淋不好,认为这个东西是“凉性的”。在这里,一个简单的愿望都可能不被满足。同时,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其他东西,逼着孩子去吃。这种情景屡见不鲜。

    >> 亲子关系中缺乏一种边界感。如果孩子的边界不断被父母侵入,他长大以后便可能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边界,他可能会去讨好别人,可能会胡乱答应别人的一些要求。

    >>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误解和困惑,当你产生困惑时,可以看看我们到底被怎样对待了、我们是不是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最亲近的人。经常有人说“原生家庭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如果你当了父

    >> 母后还在因原生家庭感到困惑,意味着你也在创造影响你孩子的原生家庭。

      第一章 解开成长过程中的心结

    >> 爸爸很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而他评判别人的标准往往是对方是否重视或尊重他。如果对方很尊重或重视他,他就会对对方评价很高,否则就对对方评价很低。我很在乎他对我的评价。如果我做的事不能让他满意,他一定会对我评价很低,这让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觉得自己特别失败。我是

    >> 好是坏都由他说了算。不管做什么,我都要做到让他满意才能安心,才能获得成就感,才能相信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 人为什么会情绪化

    >> 第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 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是没有维持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即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必须借助

    >> 环境或他人的力量。

    >> 所谓情绪化,通常是指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悲伤、愤怒、抑郁、厌烦、冷漠等负面情绪。面对情绪化的人,我们往往会表现得小心翼翼,因为我

    >> 们把对方投射成一个脆弱的、无力保护自己的婴儿。当对方出现情绪波动,尤其是强烈的负面情绪时,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安抚他、满足他。如果极力安抚并没有让他的情绪好转,我们就会深感无能为力。这位咨询者与父亲的情绪互相渗

    >> 第二,无法产生情绪共振,即缺乏共情力。

    >> 如果一个人无法与他人产生情绪共振,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就会表现得很情绪化。

    第三,喜欢用情绪掌控别人,掌控环境。

    >> 一个人之所以会有情绪化表现,是因为有人会回应他的情绪。

    >> 一个人如果经常感受到自己的负面情绪,他对自己的评价就会很差。

    >> 因自己的情绪过于外露或无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感到羞耻,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负面评价或否定性评价。一个人在否定自己或对自己感到失望,担心身边人因此离开时,就会表现得情绪化,希望以此挽留对方。这时候如果有人回应他,至少能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被忽略或被抛弃。于是,在需要别人的重视、关注时,这种人就会表现得情绪化,以期别人对他做出回应,与他互动。情绪外露就像开关,只要按下去,灯就会亮。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这种行为模式,当他对世界感到不满或对世界失去

    >> 控制时,就会用情绪外露的方式寻求可控感。

    >> 在成长的过程中,女孩希望从父亲身上得到爱,从被爱中获得价值感;男孩则希望通过与父亲的互动获得父亲的认同,接受父亲的价值观,学习处世规则,最终超越父亲,成为一个独立的男

    >> 人。

    >> 如果一个人经常做出让人厌恶的举动,或者希望别人指责、厌恶自己,可能就有受虐倾向。

    >> 受虐心理的动因是希望自己仇恨的对象能爱自己。

    >> 当他在父亲面前小心翼翼时,会把父亲投射成坏人(这个坏人十分情绪化,根本不顾及自己的感受,而且特别严厉、苛刻,不讲情面),因此彼此间的互动会非常尴尬,缺乏情感。

    面对情绪

    >> 如何与情绪化的父亲相处?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要承认有些事情我们无

    >> 法做到,让过去的一切成为过去。

    如果童年时期没能得到父亲的认同,那么勇于接受这一事实。即使这会让我们失落、难过,也要接受这种感受。我们还要明白,童年已经成为过去,自己已不再是童年的自己,要认识到:我们现在已步入新的人生阶段,就要努力活出新的自我。如果一个人成年后仍然走不出童年的阴影,就会经常被一种无能为力的感受包围,久而久之就会陷入抑郁状态,这是很不可取的。

    第二,经常与父亲的情绪产生联动是一种纠缠,要摆脱这种纠

    >> 缠。

    这种纠缠的目的只是想改变父亲对自己的评价,进而把父亲改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好父亲。

    >> 案例1-1中这位朋友顺从父亲、顾及父亲的感受、支持父亲,全都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改变父亲,其最终目的是改变父亲对待他的方式。改变别人能给自己带来权力感,改变父亲其实是在与父亲争夺权力,好像改变了父亲,他自己就能成为权力的中心。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恋,试图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别人,也就是把自己头脑里的东西装进别人头脑里,这和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

    >> 自己的口袋一样困难。这种做法的动机是利己,完全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需求。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委屈感了。在这种父子关系中,实际上存在某种竞争或对抗,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终止这种对抗,摆脱这种纠缠。

    第三,明确自己与父亲之间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质。

    >> 案例1-1中这位朋友已经40岁了,他的父亲很可能早已年逾花甲,既然父亲的特质至今都没有改变,可能以后也很难再改变。子女只能尊重

    >> 和接受父亲身上的这些个性特质,并明确彼此之间的界限。可能很多人都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与至亲拉开距离会让人感到孤单,好像世界上再也没有与自己存在连接的人了。

    >> 20多岁时,我经常与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以完美父亲的标准要求父亲。在我的认识中,父亲就只有父亲这一个身份,这意味着我也一直在扮演想得到父亲认同的孩子这个角色。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重新观察父亲,发现他也有自己的个性特质,是他过去的经历

    >> 塑造了他的个性特质。我终于理解了父亲,开始尊重和接受他的这些个性特质。我告诉他,同时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和他是两个成年人,我接受他是这样一个人,也希望他能接受我。在承认了彼此是独立的个体后,我们之间的界限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过去,我很反感父亲的一些做法,比如当众吹牛等。之后再看到他这样做时,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他的事,与我无关。我们无法真正改造别人,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越多,越会适得其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自己有这样一位父亲,认识到自己是独

    >> 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人生,走自己的路,应对自己的情绪,无法应对就选择接受。

    >> 一个人之所以一直把自己局限在家庭中,可能是因为内心深处十分看重自己在家庭中的归属感,只注重与父母的关系,忽略了与家庭以外的人建立关联,没有学会如何

    >> 面对外面的世界。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想结束与父母之间的纠缠,因为这种纠缠能为自己在生活中的挫败无力找到合理的解释或借口。

    >> 要想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要走出原生家庭、走向自己的世界。至于情绪化的父亲,慢慢接受他,承认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承担作为子女对他的责任和义务。也许,我们此生都无法与这样的父亲有特别深入的情感互动,不妨把这当作一种人生遗憾,接受它,与父亲和解,也与自己和解。与父亲的关联并不是我们和这个世界唯一的关联。积极向外界拓展空间,一旦

    >> 与其他人建立了更多的亲近关系,我们就不会再因与父亲的关系耿耿于怀。

    >> 执迷于控制,是因为害怕失控

    一个人为什么要去控制另一个人和他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害怕

    >> 失控。失控意味着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出来,面临被攻击和被伤害的危险。其实,控制型的人内心都非常焦虑、恐慌,而越是焦虑、恐慌,就越无法忍受失控。一旦出现失控的信号,这种人就会用激烈的手段试图把人或事拉回自己的可控范围。

    >> 妈妈掌控她的方式则是挑剔、吵架、阻挠。

    >> 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妈妈可能会采取攻击、谩骂的方式,让孩子因愧疚而顺从;也可能用“孝顺”对孩子进行道德伦理绑架。这一切都源自妈妈内心的焦虑与恐慌。

    >> 一个妈妈把自己的人生和女儿捆绑在一起,自

    >> 然会对闯入她们母女关系的人满怀敌意。这个外来者会破坏她们母女的联结,在妈妈看来,这种破坏简直就是侵略。妈妈必然会把这个外来者当成坏人,无法接受这个人,对其挑剔、指责、抱怨、否定,最终目的是要把这个人驱逐出去。

    >> 血缘关系是最稳定、最不可切割、最容易掌控的关系。一个妈妈如果无法在其他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必然会牢牢抓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子女,绝不会主动放手。这意味着妈妈同时也要承受子女个人生活中的很多关系。

    >> 该怎样应对控制型妈妈

    >> 第一,尽量避免与妈妈决绝地“分离”。我很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做任何事。可是与妈妈“分离”,尤其是过于决绝地“分离”,可能要付出一些代价:来自他人的不理解,他人言语上的指责、攻击或恶劣的态度、对抗的情绪;来自自己,要承受没有归属感的深切孤独。

    >> 我们

    >> 出门在外受到伤害时,妈妈往往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港湾,她会接受、体谅我们,站在我们的立场上维护我们。如果我们决绝地离开妈妈,妈妈感到被最亲近的人抛弃了,她会很伤心、很愤怒。等到我们再回去找妈妈时,就可能被妈妈拒之门外。这会让我们感觉好像失去了最后的容身之所,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这种感觉非常痛苦。反之,不在冲突中贸然采取过激选择,而是给彼此留下回旋的余地,或许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爱会改变自己的观念,真正地理解我们,我们也就不用做最坏的选择,即决绝地与妈妈

    >> “分离”了。

    第二,如果妈妈坚持自己的观念,不愿意妥协,我们不妨用一种友好、委婉的方式实现“分离”,避免激烈的情绪对抗,尽量减少对彼此的伤害。不过,即便是以和缓的方式“分离”,也要做好准备面对以下情况。妈妈正在逐年衰老,她的内心会对自己的未来担忧恐慌,渴望自己的将来能得到保障,简单说来就是正在老去的人优先考虑的是自己将来的生存状态。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感来自被别人需要,或者通过牺牲自己满足别人、取悦别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越来越

    >> 弱,可以贡献、牺牲的越来越少。老年人更需要的是一种确定感。掌控欲特别强的妈妈最想追寻的就是确定感和安全感。

    >> 如果女儿能和妈妈提前沟通好,让妈妈知道女儿将来会如何安置她,而不是直接把她推开或是让她感觉自己正被推开,那么她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恐慌和不安。只有妈妈情绪稳定,母女之间的沟通才不会被情绪左右,母女之间才能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最终解决问题。

    >> 沟通时还要注意一点,即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如果女儿只以女儿

    >> 的身份与妈妈沟通,妈妈自然就会把女儿当成一个小女孩,要求她听自己的话。只有当女儿以成年女性的姿态与妈妈沟通时,妈妈才会意识到这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才会把女儿当作成年人尊重,认真对待女儿的意见,并在必要时做出妥协。

    >> 第三,不要一直逃避母亲的对抗,要主动面对她这种状态,关心她,试着理解她的感受和情绪,接纳并包容她。只有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才能给人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人才会放下防御和攻击。母女之间的问题最终可能还是需要用爱和关

    >> 怀来解决。对妈妈来说,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自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她的世界中,她很恐慌,很需要女儿陪伴在身边,给她鼓励和支持,给她安全感。

    >> 女儿渴望获得独立自由,会让妈妈觉得很可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女儿独立自由就意味着不再依附妈妈,与妈妈划定界限或拉开距离。如果双方不再信任彼此,这种界限和距离就会被视为疏远或忽略,会让一方担心自己的需求或发出的声音能否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并因这种担心

    >> 而感到孤单。因此,与亲近的人划定界限必须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当然,对方很可能不遵守界限,这时就需要我们去明确界限,用一种比较温和但坚定的方式拒绝对方的入侵。

    >> 举个简单的例子,女儿正在忙工作,妈妈却要她马上回去陪自己。这时,女儿不要对妈妈发牢骚说“你能不能体谅一下我”,或者干脆气愤地说“你天天这个样子,我不回去”。用这种抱怨或泄愤的方式拒绝,其实表达的不是拒绝,而是自己的情绪。正确的拒绝方式是“我现在很忙,抽不开身,暂时不能过

    >> 去”。如果妈妈无视女儿的拒绝,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自己的要求,女儿就要暂时停止回应。如果妈妈强烈要求,甚至会用寻死觅活这种极端的方式逼女儿就范,女儿就会特别焦虑、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女儿对妈妈的了解非常重要,只要确定以妈妈的个性不会真的有那样的严重后果,就要坚定地拒绝妈妈。

    第四,要避免因为自恋或愧疚去撩拨妈妈。这里说的“撩拨”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妈妈三天没有打电话给你,你也没有联系她,你很担心妈妈会因此觉得你是

    >> 个不孝的女儿。为了维护孝顺女儿这种形象,你主动给妈妈打了电话。本来你们三天没有联系,没有发生冲突的机会,各自平静地生活。现在你主动打电话给妈妈,说自己三天不联系她,感到很不安。妈妈的情绪就可能被你带动起来,用“一连三天都不知道打个电话,没心没肺”之类的话指责你。

    因愧疚感而过度满足对方,觉得自己应该多为对方付出一些,这种情况在母女或母子之间,特别是一些成年子女和上了年纪的父母之间经常发生。这其实是在无意中打破了自己好不容易明确了的界限。

    >> 有时不是父母要追赶子女,而是子女内心深处渴望做被父母追赶的孩子。毕竟与人缺乏连接的孤独感会让很多人无法承受,难以面对。

    >> 第五,实在无能为力,不知如何应对时,可以试着示弱,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委屈、难过。通常,妈妈都很爱孩子,总能在孩子诉苦时产生强烈的共情。听孩子诉苦比被孩子指责、拒绝、嫌弃或厌恶,感觉要好很多。而且一个人真正表达

    >> 内心的感受时,是没有攻击性的。妈妈也能体会到这一点并理解孩子的感受。这足以激发妈妈对孩子的爱。

    攻击只能刺激对方攻击自己,暴力只能刺激对方用暴力对待自己,唯有爱和善意才能激起对方的爱和善意。

    >> 一个人有了爱和安全感,再遭到坚定的拒绝时,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对抗,反而会反思、检讨自己,尝试改变自己与对方相处的方式。一

    >> 个人只要重视一种关系,在意、珍惜这种关系中的另一方,就一定会做出妥协和调整。女儿要想平稳地完成与妈妈的“分离”,就要多一点耐心,真正理解彼此的需求,这样才能以一种边界更清晰、彼此更舒服的方式与妈妈相处。

    >> 为了让她少操心,我从小就特别独立,比同龄孩子要懂事得多,母亲也这么认为。但是,我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直到现在自我认同感依然很低。我认为,只有少提要求多做事,别人才能接受我;如果自

    >> 己不够好,就得不到其他人的喜爱。

    >> 我该怎样处理这种矛盾的情绪,原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母亲呢?

    了解过去的目的是什么

    >> 那么,一个人深入了解、分析自己的过去,究竟是为了什么?

    >> 第一,为了推卸责任。

    如果我们对过去充满怨恨,总是对过去那个伤害过自己的人耿耿于怀,对自己的现状怨天尤人,那么了解、分析过去可能只是为了给

    >> 现在生活的不如意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本质是想把自己现在过得不好归咎于别人。这是一种幼稚的防御方式,

    >> 在类似的情况下,只要能找到一个发泄怨恨、愤怒的对象,我们的心里就会好受很多。而这种发泄就算只停留在想象这一步,也能部分抵消因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失落与挫败。

    一个人为了把当下的沮丧失意归咎于过去的经历,给自己一个怨

    >> 而了解、分析过去真正的目的是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学会宽容地对待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自己。

    第二,为了暴露痛苦。

    >> 痛苦的回忆,而我们既无法消除它们,也无法抑制自己回想起它们。既然如此,不妨主动让这些痛苦暴露出来,加以分析、探索,寻找疗愈的方法,让这些碎片化记忆不再袭扰我们。

    >> 第三,为了获得爱。

    >> 不断将自己置身于过去的痛苦之中,这有点类似于受虐,其目的可能是获得爱。我们不断地向对方展现自己的痛苦,就是希望对方知道我们的痛苦都是由他造成的,这样,他就可能对我们好一点,爱我们多一点。很多人都用这种自虐的方式控制身边的人或某段关系。影

    >> 有时,受虐也是一种自虐,不断暴露自己的痛苦,就像不断撕开自己的伤口展示给别人看。如果造成这个伤口的亲人看到了,不管他当初伤害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感到愧疚,于是会尽力满足、迎合我们,让我们感受到被爱。即便是陌生人,看到我们这么痛苦,也会同情我们的遭遇。总之,我们暴露痛苦可能是因为真的很痛苦,希

    >> 望得到别人的同情、怜悯,也可能是希望亲人能改变对待我们的方式,更好地甚至无条件地满足我们。这些目的很可能都是无意识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怀着这样的目的。

    第四,为了缓解空虚。

    >>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被痛苦的过往侵袭?答案是特别无聊或特别焦虑的情况下。

    >> 活特别空虚。这时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正处于什么状态,你能不能从中感受到喜怒哀乐,有没有觉得特别踏实?回答了这个问题,就能看出是什么促使我们不断地扒开伤口,寻求痛感。

    >> 她为什么要不断地回想过去呢?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存在感,抵消一些空虚;另一方面是以自己的痛苦为筹码,对别人提出要求,希望别人对自己更好一点。

    第五,为了原谅原生家庭的父母过去对自己的不好。

    >> 这里的原谅不是因为父母现在对我们好了,给了我们足够的补偿,而是因为原谅他们能给我们带来好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原谅父母就没那么难了。

    >> 原谅别人主要是为了与自己和解,过去的事

    >> 不管是好是坏,都真心地接受,然后与过去告别。这种原谅也是一种“分离”,原谅了对方,就意味着不能再让对方为自己当前的状态承担责任,要自己为自己负责。

    >> 首先,要明确伤害是真实发生的还是一种心理体验。

    >> 我们会对别人有一些期待或要求,不管合理与否,只要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或要求,我们就会有被伤害的体验。被拒绝或是期待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沮丧与挫败,会让我们很受伤害。

    >> 其实很多被伤害的体验都来自期望没能得到满足。认知心理学中有个概念——不合理的核心信念,

    >> 是指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求别人绝对公平公正地对待自己,及时满足自己的需要,否则就会很痛苦,认为对方是坏人,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 其次,要有意识地感受快乐是

    >> 一种怎样的体验。

    >> 而一旦认同了原生家庭压抑的氛围,就算现在生活得不错,也不敢体验快乐,否则就会产生负疚感,好像做了对不起家人的事。

    >> 这位女士若能换个角度看问题,相信妈妈现在忙

    >> 前忙后帮她带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女儿的爱,而不是为了补偿过去对女儿的不好,她的感觉就会好一些。

    再次,要把痛苦关进保险箱。

    >> 把过去痛苦的体验全都关进保险箱,然后与当下的生活亲密接触,真正去体验当下的生活,而不是让过去不断侵扰现在。

    最后,要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用新的模式对待周围的世界。

    >> 如果童年没有得到母爱,为了补偿这种缺失而养育孩子,很可能会以理想的标准要求孩子,对孩子有诸多挑剔和不满,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力不从心。厘清自己,告别过

    >> 去,也是为了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

    >> 痛苦,是因为认同了父母对自己的伤害

    >> 我建议她先从与母亲纠缠的关系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她们母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作为外人,我看到的是她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妈妈很糟糕,爸爸也很糟糕,他们令她多么痛苦;她满腹怨言,正在变成另外一个她的妈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她的情绪没有边界。

    >> 这里说的情绪边界,是指妈妈的情绪和子女的情绪虽有关联,却不是因果关系。

    >> 现在她要做的是尝试与妈妈划清情绪上

    >> 的边界,明白妈妈的痛苦是由妈妈自己造成的。作为成年人,妈妈要是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女儿也没有责任帮她做到这些。而且女儿可能对此根本无能为力,硬要帮她只会被她拖下水,完全被她的情绪左右。

    >> 第二,她还在努力做妈妈眼中的好孩子。

    虽然这位女士说妈妈把她当成了工具和情绪垃圾桶,但她并没有试图拒绝妈妈分配给她的角色,还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不是一个好工具、好的情绪垃圾桶。她一直在努力取悦、讨好妈妈,满足妈妈对她的期待。

    >> 第三,她对妈妈充满敌意。

    >> 第四,她痛恨爸爸,其实也是对妈妈的认同。

    孩子需要妈妈的照顾和呵护,对妈妈非常依赖,一旦违背妈妈的意愿,就有被抛弃以至于生存不下去的危险,所以孩子都会认同妈妈。这可以说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无奈选择。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之间的恩怨情仇,而认同妈妈是最简单、

    >> 最功利、最符合当下需要的选择。

    >> 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女孩来说,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长大后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如果父亲缺席,这一切便无从谈起。孩子从小对异性父母满怀愤怒,无法建立信任感,会严重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异性的态度。

    >> 虽然妈妈很痛苦,但我是我,我有自己的情绪感受,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一切;妈妈的这些事我可以听,但不会被卷进去。

    >> 我们如何才能摆脱这种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与他们“划清界限”,过好自己的生活呢?有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要明确“我是我,父母是父母”。

    >> 我是我,父母是父母,我有我的生活,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不要对父母抱有太多期待,也不要让父母对我们有太多期待,这样我们才能坚持自我。

    >> 第二,要学会温柔地拒绝。

    >> 第三,不要试图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

    >> 父母的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要揽到自己身上。改善他们的关系也好,消除他们对彼此的怨恨也好,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做不到。作为子女,我们根本无权过问他们的关系。这样看,事情就简单多了。

    >> 真正的利他有时是建立在利己基础上的,况且这种利己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妈妈感觉被背叛。

    >> 如果父女之间的互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要烦躁、气恼,因为那些美好只是想象的,不是真实的。当下的感受才是真实的,试着去相信这种感受。

    第四,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 我们对自己特别不满意,可能是因为妈妈不是一面平滑的镜子,而是哈哈镜,把我们照得变形了。

    >> 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厘清自己与原生家庭的纠缠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家人相处的秘密》读书笔记第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b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