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不住女儿的软磨硬泡,家里养了仓鼠两只。一天一天的观察下来,发现这两个小家伙很有趣。
喂的瓜子花生,它们有时候不会马上吃掉,而是放在嘴巴里,直到把两个腮帮子塞的满满的。然后,再找一个角落把食物藏起来,每天这样不断的重复囤积。
想想自已也是这样,每天把各种新奇好玩,纷繁芜杂的信息资讯,“一键收藏”起来。等到想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去哪里“提取”。大部分收集的内容就这样被尘封起来,打入冷宫。
建立一个方便提取和携带的“知识库”,是不是就那么困难呢?
上周看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作者提出的“一元笔记法”,提供了从“什么都可以记录下来”,到“广义上的知识生产”,给出了一套“信息收集-提取-输出”的解决方案。
知乎上有两万多关注的“L先生说”专栏,作为一个专注高效思考的达人,他的每篇文章我也都在细细研读。
我越来越觉得,管理信息也就是管理我的生活,其中反映的态度是一致的。
“简单”“有用”的大道原则适用于一切方面。
信息搜索这么方便的现在,并不需要把整篇文章,大片资料一股脑地保存起来。
这个庞大的社会网络背景,就是我们最大的“知识库”。
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根据记录下来的“关键词”和链接方式,就能很轻松的找到想要的信息。
这三个方法,关于信息的「获得」和 「提取」,是我近期学习中总结的,特别有感触的,也很有用。
一,摈弃原件
如果知识按原本的面貌囤积起来,我们只是在复制。
80%的信息,刚接触时,对它们进行“改编”。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按自己熟悉的脑路,去记忆和理解,哪怕是用别人看不懂的方式。
甚至可以进行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把文章的要点,逻辑,与其他知识点的关联,“复述”给自己听。
对于剩下的20%,特别经典的信息。可能是“不明觉厉”的,或者是当下理解不了的,值得以后反复回味的内容。设置一个计划和闹钟,提醒自己回过头来细细品味。
二,以“知识点”为单位,而不是以文章整段来“获取”信息。
在阅读一本书,如果是从头读到尾,今天读几十页,明天再读几十页,摘抄精彩章节和片段……半个月读完后,整本读书笔记,只等同于“本书作者思想的搬运工具”。
更有效率的方式是,在拿到一本感兴趣的书的时候,进行“快速翻阅”。
调整呼吸,集中注意力,找到书本中的能量与我产生“共鸣”的点。也许是在那一刻感动到我的,或者是觉得特别有道理的,可以指导日后行动的……
总之,找到那些“心有戚戚焉”的“知识点”,在笔记本上为它们单开一页,写上哪本书,多少页,然后进行知识的深入加工。
“知识的深入加工”指的是,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和它相关的原有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最终百纳海川,所有的知识点,经过这一系列“加工”后,再归入个人的知识体系。
三,记录三个“关键词”。
如果单纯是把笔记记下来,就算积了几百几千条,却从来用不上。又或者是对相关信息的提取非常困难。
比如,在与别人的谈话时,谈到一个话题,模模糊糊记得“似乎在哪本书里读过,当时也记了笔记”,却完全记不得在哪了,脑中混沌一片。结果只能草草掠过,无法和对方展开具体讨论。
要求自己记下三个关键词,就是强迫自己去思考的过程。
为了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让思维动起来,也是为了做好信息的“索引”。
如果是用纸质笔记本的话,试着写完一页笔记,问自己:在这页纸上,有哪三处地方是最重要的?把它们标记出来。这样才可以“真正让大脑动起来”。
学习的本质模式是——获取,思考,行动。这三者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流”。
如何记笔记,其实是这个“知识流”中很微不足道的一个环节。“思考和行动”才是关键。信息要真正得用起来,才能成为“知识”。
我有一本笔记本,算不上精美,但也是用心记录。平时书写的过程中,心情是平和愉悦的。有时翻看前面的记录,原来“我的时间都去这儿,那儿了”,也会产生“生活并没有荒废”的充实感。
但是如果要把笔记本当作“搭建个人知识体系”的工具,那就要加入大量的行动笔记,复盘和反思,其实这个体系是非常庞大的。
终身学习的过程,也是认知升级,自我提升的过程。知识一直在路上,我也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