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一代,好多人,没有机会参加高考,与他们相比较,有机会参加高考的,就是比较“牛笔”的一批。
而在农村,能够考上大学的,都是可以敲锣打鼓,炫耀一个月。那就是面子,厉害不?人,活着总得挣点儿面儿不是?而农村人,有着太多的人,一辈子都在靠“面子”活着。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在学海遨游很久,恨不得赶紧上岸的人而言,能参加一次高考,算什么牛逼?哪也不用嘚瑟。因为~~,还有参加二次高考的,比如我!
参加高考,很酸爽啊!那种“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辉煌与梦想唾手可得”的赶脚,哪是没有参加过的人可以理解的!当然,最特么酸爽的,还是高考过后,看着别人“抱着辉煌”,自己只能在“一个叫孙山的同学”身后吃屁。我靠,简直晕乎乎,热乎乎,深知羞骚是何物。
1996年,我第一次参加高考。那年,当交上最后一科试卷,我走出教室,缩着脖子,溜走在校园最偏僻的小路上,我的泪水早已经淌湿满面。我不伤心落榜,我伤心的是,那份无可奈何的无力感。
我挣扎过了,我真的咬牙挣扎过了,可是,我该死,我失败了,我放弃了,我栽倒了,并且,我不想再爬起来。我真的好累,我想趴在地上,睡会儿!
高中三年,很动荡!我一个来自最贫困农村家庭的孩子,那三年,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自卑,什么是虚荣,什么是幻想,什么是低人一等。
我是个敏感的人,内向,却心思细腻。当我穿着不合身体的破衣烂衫,如游魂,在西装革履的同学中间游荡时,我努力昂着的头,却深深压弯了我的背。吃穿用,都不如同学,让我的自卑感爆棚。
当然,现在的你可以教训我,说我太虚荣,说我认不清现实,不知道内心比外表更重要。其实,扯淡的你,还是收起你的“高大上”的嘴脸。我就是一个普通如沙砾的农村孩子,没有内心丰富的父母,更没有谁可以作为我的“底气”。
所以,我的虚荣虽然可笑,但不可恨,谁特么没有一段“王子与公主”的梦?当你穿着锦袍,吃着大肉时,难道就不能让一个挨饿受冻,站在风中瑟瑟发抖的孩子,咽下独属于自己的一口涎?
高二那年,我就想到了辍学,也给父母提了出来。我觉得我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我不喜欢那个环境,我想放逐自我,我想走入社会,我想蛰伏。
可是,二舅的吼叫,母亲的眼泪,父亲的落寞,让我再一次回到校园。我知道,当哥哥,姐姐,弟弟早已得偿所愿的辍学后,我早已经成了这个“家”,唯一的“面儿”。我是父母得到“骄傲”的机会,是父母在村里人面前,能够把头颅高高抬起的唯一机会。
我必须往前冲,一无所顾,勇往直前,哪怕头破血流,哪怕苟延残喘,哪怕手脚残缺。因为,我背负的不是自己,而是父母的“荣誉”。卧槽,作为儿子,你不能说累!
并且,最为尴尬的是,已经和父母成为仇人的大伯,他们最小的儿子,看着你的落魄我才幸福的大姑父,他们优秀的儿子,都和我同一个年级,都要同一时间,参加高考。
单独的面子,可以忍忍,丢在地上。但有比较,有压力,众目睽睽下的面子,它深深镶嵌在父母的血液里,他们不甘心被看笑话,尤其不甘心,被“亲戚加仇人”的人,看笑话,那,比杀了他们,还难!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