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否》:盛纮去看望被处罚的墨兰,林小娘为何拔下女儿头簪?

《知否》:盛纮去看望被处罚的墨兰,林小娘为何拔下女儿头簪?

作者: 云朵闲情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20:38 被阅读0次

文|云朵

盛老太太请了宫里教礼仪的孔嬷嬷,给家里的3个孙女上课,如兰和墨兰发生口角后,所有人都受到了处罚。

事后,盛纮安抚好明兰就去林小娘屋里了。

林小娘一听盛纮来了,赶紧把墨兰头上的簪子抓下来藏了起来。

我看了好几遍都很好奇,盛纮去看望受罚的墨兰,林小娘为什么要急匆匆拿掉女儿的头簪呢?

想了好久,才明白林小娘这一举动意欲何为。

1

明兰被如兰拽着偷偷跟踪墨兰,去了前厅偷看梁家六郎,三个人在推搡时把屏风撞倒摔在了地上。

盛纮气得火冒三丈,处罚如兰和明兰跪祠堂,祖母曲线救国,请来了闺蜜孔嬷嬷到家里教孙女们规矩礼仪。

在学习的课堂中,如兰跟墨兰发生口角被孔嬷嬷知道后,把三个学生全都留堂了。

孔嬷嬷还当着盛纮的面,打了三个姑娘手板,林小娘领着女儿回屋后,墨兰哭着抱怨父亲不疼她这个女儿了。

盛纮安抚了有点被冤枉的明兰就去了林小娘屋里。

林小娘一听到下人说盛纮来了,赶忙调整表情,随后慌乱地拔下墨兰头上的发簪藏在床上。

看到林小娘这个耐人寻味的举动,我在想这簪子拔不拔有什么要紧呢?

2

后面看到皇后因为娘家人犯错,自行向皇上请罪那一段,才明白林小娘拔下墨兰头簪的动机。

沈皇后的娘家人小邹氏差点谋害了将军的女儿,群臣不满想要替同僚讨个公道。

沈皇后知道娘家人是仗了自己的势欺负人,她听了明兰的建议后,坐在椅子上想了一晚上,决定素衣披发去向皇上请罪。

连太后都说皇后这样的行为,姿态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

果然,所有的朝臣都对皇后的请罪行为赞叹有加,此次的风波也很快就平息了。

学会以低姿态示人,是一个人实力的表现。皇后此举虽然看起来失了面子,却赢得了里子。

她不但解决了皇上的燃眉之急,增加了夫妻感情,也获得了将军一家的原谅,更是得到了朝臣的尊敬和爱护。

这种行为属于古时候的脱簪待罪礼节,来源于负荆请罪。

当事人这样的行为,也代表本人自知有错的端正态度。

因此,林小娘拔下墨兰的簪子是想让盛纮看到墨兰知错请罪的良好态度。

以免深感委屈的女儿不满父亲的责骂,两人再次引发更深的矛盾。

3

林小娘在盛家里横行霸道多年,但是在盛纮面前她一向是低姿态的柔弱。

孔嬷嬷管教墨兰时,林小娘插嘴干涉引得孔嬷嬷训导。

一向宠爱林小娘的盛纮,不但没有帮她说话,反而严厉斥责她这个当娘的,女儿没教好就算了,自己做事也糊涂起来了。

林小娘看到自己不再受到偏爱,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心里很是慌乱。

一时之间无所适从的她只好顺着盛纮,也不至于会再次惹得对方不快

盛纮进屋后,看到她们母女俩头上都没有插簪子,态度也不错,他便恩威并施地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有时候,低姿态也是智慧的表现,这样谦逊的态度不至于让别人产生抵触情绪,反而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写在最后

林小娘虽然出身不高,却也是读过一些书才知道这样的礼节。

她跟沈皇后一样,懂得在关键时刻放低姿态,不计较面子上的得失,只要把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做好即可。

毕竟面子是给别人看得,于己最多是满足下自己那无谓的虚荣心而已。

里子却是给自己实打实的好处,这比面子上的荣光更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觉得里子更重要呢?

作者:云朵,专注于婚恋家庭情感的90后,愿我们都能在和谐的亲密关系中,收获幸福与快乐。

图源网络,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否》:盛纮去看望被处罚的墨兰,林小娘为何拔下女儿头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mg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