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我闺蜜们叫我出去嗨诶,你说我去不去啊?
男:去呗,你最喜欢逛街啦。
女:但是我今天好累不想动啊。
男:那就不去呗,好好歇会。
女:但这样她们又会说我不合群啊,而且我也想买点衣服啊。
男:那还是去呗。
女:但是人家真的好累哦。
男:......(音量有点提高)那你随便,自己看着办吧。
女:你干嘛大声吼我,是不是嫌我烦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我就知道你blablablabla……
(翻旧账骂了半小时)
男:......
以上的对话很熟悉吧,恋爱中女生常见的“作”模式。
1
一个女人不作,就没爱;
一个女人太作,爱就没。
女生要不要“作”,能不能“作”?
太懂事的姑娘,男人不懂得珍惜。“作”是恋爱中女人的特权,不作一作,怎么能看出男朋友是不是真的爱自己,怎么检验出他们对自己的耐心有多少。
从这个角度上说,女人的“作”,就是想故意整一下男人,看在自己这么蛮不讲理的时候,男人是不是还对她有足够的包容。
可凡事都有个度,“作”起来无底线,那对男人绝对是一种折磨,到最后也未必能达到女人的目的,甚至还适得其反。
所以,女生可以作,但是不能作起来没完没了,没有底线。
2
作没了的爱,是没有界限感
现在经常听到说,女生作,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可安全感这个东西最近被滥用得太过了,好像亲密关系里面什么问题都可以扯上安全感。这里头,是否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呢?
其实,这里面跟你的原生家庭有关。
过度的作,源于从小家庭界限的模糊。
中国传统家庭中对于界限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也有社会原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是传统又是问题,父母过多干涉孩子,孩子过多依赖父母,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家庭。孩子会觉得跟别人要,别人满足我,是理所当然的。
相反地另一个极端是,从小爱是缺失的,爱是有条件的。
无论是可抗还是不可抗的原因,导致父母对孩子缺乏关爱;
或者是父母给出的爱是有条件的导致孩子觉得这是交换,我必须这样那样才能获取爱,否则我就是没人爱的。
这两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到长大了开始进入恋爱关系之后,问题就慢慢浮现了。
通常表现为:不知道恋爱关系的界限(职责与义务),不是表达需求而是下命令提要求。
也就是所谓的“作”,男女一样。比如说:
撒娇/耍赖是可以的,“作”就是不懂得点到为止。
亲密关系里还是要有私人空间的,“作”就是却试图全面监视和控制伴侣。
相互了解是需要的,“作”就是希望对方有读心术,不动声色,也期待伴侣能读懂自己。
相互给对方买些东西是可以的,“作”就是觉得买是理所当然,不买就是不爱。
争吵是会有的,“作”就是动不动就用分手要挟,要对方认错。
我爱你,我选择。这是我的职责。
要我爱你,我服从,却不是我的义务。
3
小作怡情养性,大作两败俱伤
女生偶尔的作和矫情,是在满足爱的需求,试探一下男生是否有足够的爱和包容,这无可厚非。
人也只有得到在无条件的爱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和接纳,产生强烈的感情连结。
但任何关系都好,无条件并不代表无界限。没有界限,最终会吞噬掉双方。
那实际上是要怎么做呢?
知乎上一个高赞回答,我想可以作为初步的参考:
在我看来,最讨厌的不是女生作,而是她在作却不知道自己在作,比如说,女朋友偶尔折腾一下,想撒撒娇啊之类的,也没什么啊,我可以哄哄她啊,抱抱她,满足她。
但是,有个前提,她自己要知道自己在撒娇,在作,而不是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作完了最好再说一句“好啦不逗你了,就是想让你哄哄啊”之类的,把话说明白了,让我看到你的懂事的就行。我哄起来也放心,不怕把你惯坏了。
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到这里就这结束啦,相信大家对如何恰如其分地“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篇,我们将继续深入:过度地“作”是源于什么;为什么会没有自觉无法自控?无条件和有界限的分寸是要怎么把握?
敬请期待。
-END-
-图来源于网络-
山青云白,温暖相伴
理解你的感受和痛苦
看见你的力量和坚韧
助你的心,有山的宽厚,云的柔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