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不战而降,刘邦畅通无阻地抵达了武关。武关是关中的天然屏障,刘邦能一举攻破吗?
秦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秦二世胡亥和丞相赵高的状态如何?宝宝们,画卷已经展开,请赶快过来围观吧。
在武关的崇山峻岭之下,刘邦怀着激动的心情检阅了一下他的军队。在西征伊始时,这支队伍不过才一万多人,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已经壮大到数万人。看着他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华的样子,刘邦心中充满了豪气。
刘邦一声令下,士兵们勇猛地冲向了战场。他们气势汹汹,杀声震天,展现出绝佳的战斗力;秦军人心思变,军心不稳,如同纸糊的老虎,不堪一击。武关形同虚设,刘邦的军队大获全胜,欢天喜地地踏上了关中的土地。
赵高嗅到了死亡的气息,慌了。作为丞相,起义军攻破武关,直逼咸阳,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一直在秦二世面前粉饰太平,现在纸包不住火了,他担心秦二世要对他动怒,要拿他的人头。
他绞尽脑计,想到了两个保全自己的办法。一是派人去找刘邦密谈,说自己愿意配合刘邦灭掉秦朝,只要刘邦答应分给他一块土地,让他做个大王;二是装病,不出门,不让秦二世有找他问话的机会。
秦二世也嗅到了死亡的气息,恶梦连连。一天夜里,他梦见龙辇旁边出现了一只凶猛的白虎,啊呜一声,白虎张开血盆大嘴,一口咬死了左骖马(位于龙辇左边的那匹骏马)。
秦二世吓得无法入睡,宣人进宫为他解读梦境。经过一番装模作样的推算,解梦师说,泾水在作怪,近日秦朝所有的不顺,都源于泾水。
泾水是渭河的支流,渭河发源于黄河。泾水不过是流经关中的一条普通河流而已,它既不会说话,也不会直立行走,怎么会作怪呢?
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古人就把一些不能解释的现象归结于一些自然造化之物。他们认为天地山川是神灵的化身,神灵不高兴了,就会通过某种迹象显示出来。
秦二世决定讨好一下泾水,以消除目前的困境。他一改平日里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在望夷宫里面斋戒沐浴,穿戴整齐,然后诚心祭祀。末了,他还精心挑选了四匹上好的白马,作为祭品沉入了泾水。
一套封建迷信活动搞完之后,秦二世并没有得到身心的安宁,他已经好几天没有见到赵高了,很想听听赵高的说法。赵高是他的老师,是他的丞相,是他最信任的人,只有赵高的话能让他宽心。赵高的话就是他的灯塔,他的行动指南,他暗夜里的光明。
他问左右的人:“丞相这几天怎么没有过来呢?”
左右的人说:“丞相生病了,在家卧床休息,不能出门。”
秦二世说:“那你们就上他家去,帮我问一下,事到如今,该怎么对付这群盗贼?”
哈哈,秦二世还称起义军为盗贼,这太可笑了。事到如今,秦二世竟然还没有看清现状,还不愿意面对现实。盗贼只会做些偷鸡摸狗,鸡鸣狗盗的小事,会入侵你的都城,把你赶下台来,让你亡国吗?
见秦二世的人找上门来,赵高吓出了一身冷汗。秦二世既然可以派人来问我,自然可以派人来杀我。看来,闭门不出不是办法。他故作镇静,一如既往地说了一些粉饰太平的谎话,然后就以身体不舒服为由,把来人打发走了。
赵高陷入了恐慌之中,他想出的两个办法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关于第一个办法,刘邦有灭掉秦朝的把握,根本不屑于与他合作;关于第二个办法,只要他人在关中,秦二世都能派人找到他。
他觉得秦二世马上就要对他动手了,他不能坐以待毙。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他决定对秦二世动手。
关于他是如何动手的,我们在下一章里围观。现在,我们来剖析一下这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太监。自从有了秦二世这个靠山以来,赵高就一直肆无忌惮地做着祸国殃民,残害忠良的事情,现在,他竟然丧心病狂地想要谋杀皇帝。秦朝要不是出了这么一个丞相,不至于这么快就走到了悬崖边上。
赵高身为朝廷重臣,不仅不为国家作想,反而千方百计地把国家拉下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了对这种行为做出合理解释,一个名为赵翼的清代史学家做了一个大胆猜想,说赵高本来是赵国的公子,为了给赵国报仇,他不惜毁坏自己的身子,混进宫来祸害秦朝。他在宫中卧薪尝胆,步步为营,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清代诗人屈大均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吟诗附和道:“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恨。”
这种说法虽然有它的合理性,但也仅仅只是推测而已,不可当真。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明,赵高一生下来就被阉割了。所以,他不可能是赵国的公子。
赵高的行为之所以荒诞不经,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的心灵受到了扭曲。他从小就被人看不起,在极度的压抑之下,行为就走向了极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赵高犯下了种种罪行,遗臭万年,是可恨的,但他没有正常人的身体和心理,也是可怜的。
网友评论